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素(T 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576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术前血清T SH、TGAb、TPOAb水平、手术记录、术后组织病理报告等。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术前T SH水平为(1.89±1.43)uIU/l,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术前T SH水平(1.35±1.60)uIU/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本文引用格式:张微,俞芳,李雪.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191,193.
0引言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我国,普通人群通过高分辨率超声TN检出率高达20%-76%[1],而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患病率相对较低,仅为1%左右,但甲状腺癌患病率却以4%的速度逐年增加[2],是同期增长最快的肿瘤。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发病率最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5.8%。因此,如何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甲状腺结节发生恶变的因素较多,促甲状腺素(T SH)是天然的甲状腺组织生长因子,也是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与甲状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目前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良性甲状腺结节与恶性甲状腺结节术前T SH水平及术后病理结果,进一步探讨术前T 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之间的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唐山工人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间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576例,年龄29-72岁,平均(47.68±11.13)岁,其中女性患者450例,平均(47.05±12.8)岁,男性患者126例,平均(48.98±13.04)岁,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术前T SH水平: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术前T SH水平(1.35±1.60)uIU/l,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术前T SH水平(1.89±1.43)uIU/l对。病理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326例(56.60%),其中女性例227例(69.63%)男性99例(30.37%);甲状腺恶性结节250例(43.40%),其中女性183例(73.20%),男性67例(26.80%)。纳入标准:(1)术前均接受血清T 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检测;(2)术后切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排除标准:(1)既往有甲状腺疾病史或手术史;(2)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脑卒中、恶性肿瘤(除外TC)、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3)术前曾有口服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物史;(4)术前曾有放射碘治疗史。
1.2方法
记录患者:(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2)术前甲状腺超声描述(结节数目、大小、血流、钙化);(3)术前T SH、TGAb、TPOAb水平。以上检测指标均使用唐山工人医院中心实验室雅培公司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T SH的正常值为0.35-45.5uIU/l,TGAb的正常值为0-80IU/mL,TPOAb的正常值为0-80IU/mL;(4)术后组织病理报告,包括病理分型及包膜浸润。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由唐山工人医院病理科医生诊断;(5)手术记录: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及数目),有无周围组织浸润,有无远处转移。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由于T SH呈偏态分布,因此均数之间采用对数转换后t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术前T 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术前T SH水平[(1.89±1.43)uIU/l对(1.35±1.60)uIU/l,P<0.01]。将研究对象按T SH水平分成5组:≤0.3 uIU/l组,0.3-1.0 uIU/l组,>1.0-1.9 uIU/l组,>1.9-4.8 uIU/l组,>4.8 uIU/l组[3-4],随着术前T SH水平的增加,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2=41.4,P=0.001,表1)。
2.2本研究发现,女性患者甲状腺恶性结节患病率(73.20%)高于男性患者甲状腺恶性结节患病率(2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作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术前T SH、TGAb、TPOAb水平作为自变量,分析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术前T SH水平(P<0.01,OR=1.180)、TGAb水平(P<0.01,OR=1.230)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状腺恶性结节与TPOAb水平(P<0.01,OR=2.240)呈正相关,与年龄(P<0.01,OR=0.897)呈负相关,与性别(P=1.105,OR=0.843)具有相关性。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局灶性甲状腺炎等[5]。甲状腺结节好发于中年患者,以女性患者更为多见。本研究对576例甲状腺结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平均(47.05±12.8)岁,男性患者平均(48.98±13.04)岁,男女患病数之比为1:3.66,与文献报道一致,提示甲状腺结节好发于中年女性。
甲状腺恶性结节根据组织学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Hu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本研究中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人231人(92.4%),甲状腺滤泡状癌11人(4.4%),甲状腺髓样癌人8人(3.2%),提示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最高。
目前国内外针对术前T SH水平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恶性程度以及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Haymar等发现:Ⅲ、Ⅳ期(TNM分期)的甲状腺癌术前T SH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7];本研究对5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调查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术前血清T SH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结节患者,甲状腺恶性结节术前血清T SH≤0.3 uIU/L的患病率(19.41%),血清T SH浓度>4.8 uIU/L的患病率最高(63.64%),几乎达到T SH浓度<0.3 uIU/L时的3.5倍,T SH浓度0.3-1.0uIU/L的患病率为41.38%,T SH浓度在1.0-1.9 uIU/L的患病率为43.29%,T SH浓度在1.9-4.8uIU/L的患病率为55.16%,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患病率随着术前血清T SH水平增加而升高(2=23.785,P=0.009),与E·Fiore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8]。
本研究显示,随着T SH水平的升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风险相应增高,提示术前T SH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预测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这一发现可能为临床上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提供诊断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严丽,李情怀,王树峰,等.术前T 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关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1):1373-1376.
[2]唐鲲.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与血清T SH相关性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
[3]冯翠娥,石振东,张建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6):39-40.
[4]吕祥坤,宋智明,刘利国,等.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1):74-76.
[5]郝伟伟.血清T 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
[6]李树峰,王玉文,任意.甲状腺结节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8):1186-1187.
[7]李安东.术前血清T 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7,28(7).
[8]史良凤.术前血清T 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