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P、IGF-II水平在妊娠早期不良结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4:55: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胰岛素生长因子-II(IGF-II)在妊娠早期预测不良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早孕女性78例作为观察对象,最终保胎成功42例,稽留流产36例,另选取体检健康的早孕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对所有女性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比较各组早孕女性血清P、IGF-II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保胎成功组、稽留流产组、对照组三组早孕女性血清P、IGF-II水平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对照组与稽留流产组女性血清P与IGF-II水平呈正相关,而保胎成功组则不具有相关性。结论在妊娠早期联合检测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能够初步预测胚胎及胎儿早期的发育,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II;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霍丽梅,候桂珍,徐琳霞.血清P、IGF-II水平在妊娠早期不良结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14-215.

0引言

妊娠期女性的症状、表现与其妊娠结局或临床预后结局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近年来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妊娠早期孕妇发生的下腹部疼痛、阴道少量流血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不断升高,并且稽留流产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育龄期孕产妇的妊娠成功率、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稽留流产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且稽留流产的病因繁多而复杂,因此在早期通过相关指标或症状的评估预测患者预后结局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研究价值,本组研究通过对78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不同预后结局的早孕女性进行对照观察,探讨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II在早孕女性不良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早孕女性78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因阴道流血和(或)下腹部隐痛就诊,患者均接受保胎基础治疗,已排除异位妊娠、双胎妊娠、经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等孕妇,患者入院前已进行合理的黄体酮保胎治疗,42例早孕孕妇经治疗后其阴道流血症状完全消失,并且复查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胚胎成活,发育正常或趋于正常,胎儿的发育与孕妇停经的天数符合,宫腔内的积液消失并可见明显胎心活动以及胎芽,视为患者保胎治疗成功(作为保胎成功组),患者年龄在22-30岁,平均(26.3±4.2)岁,孕次1-3次,产次1-2次;36例早孕孕妇经保胎治疗后超声监测结果提示未见胎心搏动,并且孕酮及HCG监测结果可见持续性的下降或不升状态,行清宫术且病理证实存在有绒毛组织,视为稽留流产结局(作为稽留流产组),患者年龄在22-31岁,平均(25.9±4.4)岁,孕次为1-3岁,产次为1-2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早孕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孕妇明确无阴道流血症状以及下腹疼痛症状、体征,超声可见胎心胎芽,胎儿发育与停经天数一致,均为单胎妊娠且无任何药物应用史,无家族疾病史或其他疾病合并症,随访至12孕周仍未出现流产症状、胚胎停育等,孕妇年龄在21-32岁,平均(26.5±3.9)岁,孕次为1-3次,产次为1-2次。

1.2研究方法。患者收治入院后在治疗前、健康早孕孕妇在纳入时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3 mL进行检测,首先离心分离血清,采用美国Abbott公司1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及配套的试剂进行孕酮检测;IGF-II水平的采集分别提取治疗前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以及稽留流产组患者清宫前10 min静脉血3 mL进行检测,高速离心15-20 min后获取血清并在零下80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GF-II水平,试剂盒选用美国Fitzgerald产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早孕患者均接受常规保胎治疗,要求患者尽可能卧床休息,每隔1日肌肉注射1次1000-2000 IU的HCG,每日肌肉注射20 mg黄体酮或每日口服200 mg黄体酮胶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用药进行保胎治疗。

1.3观察指标。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周均进行HCG、孕酮以及超声检查,若出现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或HCG、孕酮水平持续下降或不升且超声未见胎心搏动,则结束保胎治疗,反之则持续保胎治疗至12周,健康的早孕女性需直接随访至孕12周。

1.4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获取早孕孕妇的相关调查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软件进行分析。P、IGF-II水平的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s)表示,采用ROC曲线以及线性回归方程计算P与IGF-II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早孕孕妇血清P、IGF-II水平的比较。保胎成功组、稽留流产组、对照组三组早孕女性血清P、IGF-II水平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稽留流产组早孕女性P、IGF-II水平明显低于保胎成功组与对照组,并且保胎成功组早孕女性P、IGF-I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三组早孕孕妇血清P、IGF-II的相关性。对照组、稽留流产组早孕孕妇血清P、IGF-II水平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保胎成功组孕妇血清P、IGF-II水平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
 

3讨论

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正常健康妊娠者仍有10%-15%的风险发生自然流产,并且主要发生在孕早期,而稽留流产作为流产中较为特殊的类型之一,其主要与遗传缺陷等因素有关[2]。对于孕酮的临床研究已较为成熟,认为孕酮对妊娠早期受精卵的着床、维持妊娠具有重要作用,而妊娠期孕酮主要来源于妊娠黄体与胎盘滋养层,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细胞分泌,在13周时由于胎盘的完全形成导致孕酮的合成能力升高,血清孕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但孕酮水平在13周前往往相对稳定,因此临床通常将13周前的孕酮水平作为评估黄体功能与胎盘发育的重要指标,其在诊断早期异常妊娠、指导保胎治疗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稽留流产的病理变化特点认为,稽留流产往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水平较低,滋养层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进而导致血清孕酮水平的降低,这与本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稽留流产组患者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保胎成功组与对照组孕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血清孕酮在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相关调查结果已证实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中药的影响作用,其中IGF-II在人早孕滋养细胞中具有较强的表达效果,其与IGF-I有70%左右的同源,因而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胎盘功能的影响达到调节胚胎、胎儿生长发育的作用[3]。有研究发现IGF-II能够明显促进滋养层细胞的侵袭能力,进而在胎盘的植入过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4]。在本组研究中发现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早孕患者其IGF-I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稽留流产组患者IGF-II水平明显低于保胎成功组与对照组,而保胎成功组患者IGF-II水平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IGF-II可作为区分宫内活胎、胚胎停止发育的重要手段,并在早期诊断稽留流产中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在妊娠早期联合检测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能够初步预测胚胎及胎儿早期的发育,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本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保胎成功组早孕孕妇孕酮与IGF-II的相关性较差,可能与样本容量相对较小导致缺乏代表性有关。

参考文献

[1]李苑艳,沈旭娜,张常乐,等.孕妇血清PAPP-A和孕酮值在预测稽留流产和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J].生殖医学杂志,2011,20(5):406-407.
[2]陈永红.血清B-HCG与孕酮联合测定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价值[J].20115,10(14):71-72.
[3]王萍,贾小文,严谨,等.孕酮对孕早期不良妊娠史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3):3915-3917.
[4]吕会娟,刘玉玲,陈瑞红,等.血清孕酮、胰岛素生长因子-II在预测妊娠早期不良结局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251-1253.
[5]陈大立,柴利强,彭兰.血清乳酸脱氢酶与子痫前期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6,43(4):393-3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