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1:01: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分析。方法本课题于我院影像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客观分析对象,患者收集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检验结果,结合检验结果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随男性比重的增加,相关单危险因素呈正比趋势增长,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为冠状动脉造影显著危险因素(P≤0.00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临床影响因素较多,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均对冠状动脉具有一定影响,临床诊治需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把控。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

本文引用格式:陆翠荣,李红云,沈剑.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04-105.

0引言

随着临床检验学不断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不断完善,为临床疾病辅助检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及医疗技术高速发展,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老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理类型[1]。老年心血管疾病频发,临床冠状动脉造影辅助检查的需求提高,加强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相关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2]。本研究特于本院抽取60例患者进行客观分析,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化的探究,执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我院影像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客观分析对象,患者收集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其中男46例,女14例;患者年龄33-96岁,平均(65.25±1.25);所选患者均为住院治疗,课题研究对象均具有完整病历资料,患者对本课题项目持知情授权态度,自愿签署研究授权书;本课题立项经由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开展;患者均为慢性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标准:特殊人群患者,例如妊娠期女性、婴幼儿、精神疾病患者、超高龄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预计生存时间不满3个月的患者;无完整病历资料患者。

\

 
1.2检验方式。均予以6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选取桡动脉为操作入路,于左侧冠状动脉投影及右侧冠状动脉投影分别取4个及2个体位,进行检验操作,借助Gensini量表评估法作为造影病变评估依据,狭窄直径≥50%作为纳入基准,记录并统计汇总病变支数。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女)、高血压(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90 mmHg、140 mmHg)、2型糖尿病(空腹及餐后血糖指标分别≥7.0 mmol/L及11.1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低密度指标≥3.12 mmol/L、高密度指标≤1.04 mmol/L)、高尿酸(尿酸≥380μmol/L)等[3]。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对课题收集数据实时客观比对,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单因素及多因素,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6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诊断结果34例患者检出冠心病,依据Gensini量表评估法,其病变评分值(30.07±5.42)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分值进行小组划分,共分为6个小组,其中0分区间6例,1-10分区间8例,10-20分区间13例,20-30分区间11例,30-40分区间11例,≥40分区间11例。

2.2心血管高危因素。6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患者,其中29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7例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其中25例患者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17例患者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10例患者为高尿酸。

2.3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血管单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从表1及表2数值中可知,随男性比重的增加,相关单危险因素呈正比趋势增长,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


\

 

2.4冠状动脉造影多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为冠状动脉造影显著危险因素(P≤0.001),见表3。


\

 
3讨论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为冠状动脉造影显著危险因素(P≤0.001);临床实践印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转归的主要指标,加强对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指标的把控,可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4]。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最为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作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机体血压指标高、血糖指标高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两者之间具有一定激化作用[5]。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冠脉死亡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呈正相关性,随着临床对收缩压与冠心病发病因素的探究,加深认识到脉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其疾病预测作用高于收缩压及舒张压,临床影响意义较大[6]。高血糖体质会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同时临床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探究中发现,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具有一定关联,部分学者将其列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标志物[7]。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临床影响因素较多,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均对冠状动脉具有一定影响,临床诊治需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把控。

参考文献

[1]江立生,邵琴,卜军,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6040例合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9):497-501.
[2]黄剑,陈建昌,徐卫亭,等.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J].江苏医药,2015,41(9):1020-1022.
[3]王和平.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63-64.
[4]朱灿,石宏勋,陈伟,等.40岁以下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22(2):141-144,173.
[5]岑锦明,杨希立,许兆延,等.iMapTM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坏死核心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p-PLA2相关性[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12):1134-1139.
[6]戴正东,万伟,郑鹏,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0):30-32,35.
[7] ]Baumann M,Tchicaya A,Vanderpool K,et al.Life satisfaction,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unhealthy behaviours and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5 years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J].Bmc Public Health,2015,15(1):6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