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10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为心理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都明显低于常规组;心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好,可以帮助降低患者的血糖,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2型糖尿病;护理效果;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于淼.心理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17,325.
0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以2型糖尿病居多,具有慢性和终生性的特点,主要还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血糖过高,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被破坏[1]。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患者长期用药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3]。本研究主要探究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10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为心理组。常规组患者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50~74岁,平均(63.64±5.67)岁。心理组患者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51~74岁,平均(63.72±5.73)岁。纳入标准:患者年龄≥50岁;患者对护理方式的不同之处了解,同意进行研究;研究经过本院病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或者感染性疾病;患者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肝肾有严重功能障碍;患者的理解能力、认知和交流存在障碍。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降糖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口服二甲双胍胰岛素:诺和锐30、诺和灵30 r、甘舒霖30 r以及阿卡波糖等。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进行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告知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等。心理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状况和性格特点,根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病情的特点和治疗的目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告知其治疗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对患者焦虑、自卑、紧张等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必要的回应和安慰,还可以播放舒缓音乐,指导患者深呼吸等帮助放松患者的身心。对于治疗信心比较差的患者可以介绍治疗的成功案例,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减少心理障碍,向患者传达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患者的生存愿望。告知患者家属要多陪伴和鼓励患者,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满足患者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打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通风和干净,调整温度和湿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的压抑感。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避免患者过度关注自身疾病。
1.3观察指标
(1)血糖变化:在护理前和护理后测量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然后进行比较。
(2)护理满意度[4]: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分,分为满意(得分≥9分),一般(得分位于6~8分),不满意(得分<6分),记录患者的例数,计算总满意度,总满意=满意+一般。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状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心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心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治疗时间比较长,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在进行降糖治疗的过程当中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配合度[5]。
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午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降糖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原因可能是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低落、悲观和焦虑等心理状态,减轻负面情绪对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影响,避免引起患者血糖大幅度的波动,抑制患者体内酮体的增高,减少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的大量分泌,帮助稳定患者的血糖[6-7]。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主动用药,延缓病情的进展,有效地控制血糖,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丽娟,付春娟.心理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81-282.
[2]孙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的意义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70-171.
[3]王利芹.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5,28(22):95.
[4]李飞舟.心理护理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及价值评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2):49.
[5]鲍美华,李小芬.心理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2):58-60.
[6]Mostafa NM,Ahmed GH,Anwar W.Effect of educational nursing program on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at Assiut University Hospital[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8,8(11):61.
[7]范丽华.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37.
[8]邬琴,平洁.心理行为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心理情绪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5):421-4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