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电图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09:56: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45例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其心电图诊断资料,总结心电图改变特征。结果心电图检查判断正确的共有39例(86.67%),判断错误的有5例(11.11%),无法判断的有1例(2.22%)。缺血性J波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无缺血性J波患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特征

本文引用格式:刘平.心电图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37.

0引言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类型,一般情况下,病变血管主要位于主干以及左前降支近端,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心电图是诊断此病的常用手段之一,不仅安全无创、操作便捷,同时能有效诊断血管病变类型,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依据[1]。本文旨在进一步评估心电图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4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2~78岁,平均(63.26±3.73)岁。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不存在陈旧心肌梗塞、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所有患者或者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1.2方法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发病后10min-2h的心电图状况,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明确疾病类型。ST段抬高的心电图标准:V1-V3导联中,ST段抬高0.2-0.3mv,其他导联ST段抬高不低于0.1mv[2]。缺血性J波的心电图标准:2个及以上导联在出现J点后发生顿挫现象,以其基端为始端,J点向上偏移的程度大于0.1mv,且维持时间大于20s,同时呈现出圆顶状、尖峰状以及驼峰状。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2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次研究4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有30例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6.67%;有9例为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0%;有2例为前间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44%,有2例为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44%;有1例为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22%;有1例为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22%。

2.2心电图检查判断正确的共有39例(86.67%),判断错误的有5例(11.11%),无法判断的有1例(2.22%),见表1。


\
 

2.3本次研究中共有10例患者存在缺血性J波,发生率为22.22%,其中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有3例,发生率为30%。另外35例患者不存在缺血性J波,其中包含心律失常患者6例,发生率为17.14%。缺血性J波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无缺血性J波患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其诊疗重点在于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并积极改善其生存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然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因此积极探索有效方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发病后2h是患者死亡的高危期,因此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时作出明确诊断,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3]。心电图检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其应用更为广泛。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明确抬高的导联以及抬高的形状,进而明确诊断。但目前心电图检查仍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临床中,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其梗死部位多集中于下壁心肌、前壁心肌、前间壁心肌、前壁下壁以及前壁侧壁等,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来说,其心电图的诊断类型又包括合并心律失常型、短阵性室速型以及房性早搏型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等。缺血性J波病人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与无缺血性J波病人相比明显更高。其中J点即患者心电图转折点,若患者心室除极完全结束,同时复极重新开始,则该点即为J点。患者的J波通常于J点之后出现,若心肌缺血事件发生后,则心电学基质的稳定性也将遭受破坏,此时心电图将提示患者存在缺血性J波,同时原有J波时限及振幅等也会相应变化,所以心电图检查能够提示患者的缺血性J波,这也是临床室性心率失常患者的重要体现。同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还时常产生恶性心率异常的情况,应用心电图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缺血性J波,有利于在其患病早期及对其恶性心率异常事件明确诊断,这也将为此类病人的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其病死率。有研究中发现将患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同冠脉造影结果对比,部分患者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存在着错误预判情况,并且部分患者无法进行心电图诊断。对于此种情况心电图出现诊断结果错误以及无法诊断的主要情况多发生于侧支循环、下壁心肌梗死以及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等情况。心电图检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的诊断中出现错误以及无法诊断的具体原因有:18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缺乏完善性,特别是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处在下壁,此时需要着重进行V3/V4/V5导联检查来预防误诊;其次,心电图检查结果如若同时涉及不同类型的心电图诊断,则可能对其心梗部位给出的诊断结果表现出异常,从而对其心梗质特征进行了掩盖;最后,病人R波波动可能会对心电图最终诊断结果产生影响,也有少部分病例本身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导致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无法与临床进行有机结合。心电图检查判断正确的共有39例(86.67%),判断错误的有5例(11.11%),无法判断的有1例(2.22%)。缺血性J波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无缺血性J波患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电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在短时间内明确患者的梗死位置及范围,同时对J波进行分析能有效判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袁义燕.心电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临床诊断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6):79-80.
[2]关秀兰,邓月娟.心电图ST段压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分析[J].心电图杂志,2018,7(1):1-2.
[3]王美娟.心电图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价值的分析[J].健康之路,2017,13(6):100-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