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6:12: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退热、抗感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症消失时间、CRP(血清反应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ESR(血沉)、PA(前白蛋白)等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反复发热次数、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以及流涕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指标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同时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了患者的体温,并且提升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本文引用格式:肖卉.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78-179.

0引言

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针对该疾病患者临床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然而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疗效,同时患者出现了即为强烈的副作用表现症状,包括皮疹和出汗等。就目前而言,临床针对此类疾病的西药价格偏高,并且种类稀少,患者服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偏多,这些不良现象在老年病患者中尤为明显。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数据资料表明,选用中药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稳定。本文通过选取84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赋予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观察分析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龄16-68岁,平均(33.21±14.62)岁,病程时长2-7 d,平均
(4.35±1.36)d,体温38.2-41.2℃,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33.10±14.12)岁,病程时长2-7 d,平均(4.38±1.30)d,体温38.2-41.2℃,采用常规退热、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长以及体温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退热、抗感染治疗,为患者服用头孢克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696,生产企业: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此药主要用于抗感染治疗,药品规格:0.25×6片,药品用量为成人口服0.25 g/次,3次/d。降温选择药品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492)以及对乙酰基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3793103)。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1],主要药材包括黄芩、生姜和党参各10 g、甘草6 g、半夏11 g、大枣5颗以及葛根、柴胡各12 g,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伴随鼻塞、流鼻涕患者,加入辛夷10 g,防风、羌活各11 g;伴有寒湿者,添加藿香10 g、苍术12 g;伴有咽红肿且发痒者,加入薄荷7 g,连翘、牛子各12 g;伴有头疼患者,加入蔓荆子、川芎各11 g;若患者出现持续咳嗽、痰多,则加入厚朴9 g、桑叶12 g。食用方法为水煎服,每天一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食物[2]。

1.3观察指标。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接收治疗后,对比平均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反复发热次数、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以及流涕停止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血清反应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ESR(血沉)、PA(前白蛋白)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利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通过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平均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反复发热次数、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以及流涕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变化情况。通过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比CRP(血清反应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ESR(血沉)、PA(前白蛋白)的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指标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

 
3讨论

临床中出现的感冒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感冒的主要因素为流感病毒侵蚀,在春冬两季的发病率偏高[3]。该病属于易发病,传染度极快,同时病情极为复杂[4]。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为:持续性高低热、超高热、咳嗽、鼻塞、乏力、恶心、头痛以及呼吸急促等[5]。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则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中耳炎、肺炎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核心是通过缓解呼吸道炎症,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以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6-7]。

小柴胡汤的首次推出,是通过“医圣”张仲景,它能够解热、抗感染。柴胡属于寒性药材,味道偏苦,通过与其他药物相结合来进行解热、轻清升散、抗病毒以及助郁热外散等作用,此药之所以能够进行解热,是由于此药能够直接对下丘脑的体温进行调节[8]。文章对比了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缩短了患者并发症的时间以及反复发热次数,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指标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贾珍珍,殷华.发热病证中小柴胡汤辨证加减方的研究进展[J].双足与保健,2018,27(6):174-175.
[2]郑明明.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急诊发热的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5):152-153.
[3]张洁,李建波,杨秀丽,等.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2(6):41-43.
[4]董雄飞,宋海红.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血瘀发热验案1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7):23-26.
[5]翁美玲,吴文泽,施美,等.张国梁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明原因发热1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6(3):52-53.
[6]吴东.小柴胡汤配方颗粒加减治疗急诊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18(4):65-69.
[7]董秀丽,于海英,于水莲.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09,15(12):1906-1907.
[8]侯宝渊.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24-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