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护士分层级使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0:21: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分层级使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体会。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的10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采取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护理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护理前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的满意评分更高,P<0.05。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12)分,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评分是(80.21±2.01)分。护理前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比较,P>0.05;护理后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护理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少,P<0.05。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1例,而常规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8例。结论儿科患儿实施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效果确切。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齐艳红.探讨护士分层级使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64+267.

0引言

儿科护理工作不同于成人护理工作,基于患儿的特点,其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风险[1]。而良好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有研究报道,在传统的常规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未进行分层,容易导致职责不清,护理工作人员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分层使用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的10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采取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分析了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对于儿科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具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的100例儿科患儿,进行随机数字表分组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年龄1-12(6.24±2.21)岁;男26例,女24例,常规护理组年龄1-13(6.14±2.28)岁;男27例,女23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采取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第一,建立一个层级的护理团队:护理组的负责人由护士长领导,护理工作人员部门参与了护士和外科手术中的成员培训。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和技能分组,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定期进行评估。每个小组有1名小组组长,两名护士,根据等级的层级分配。责任由护士长领导管理。其中,组长负责病房管理和解决日常护理问题。护士负责基本护理。第二,护士分层级使用实施方式:根据患儿人数加强对早,晚班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灵活化,确保早晚护理质量;第三,质量检控: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工作会议,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于成绩突出的护士进行奖励,对于护理存在问题的护士给予一定的惩罚,奖惩有度,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2]。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护理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护理前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SPSS 16.0软件中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计量、计数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满意评分。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的满意评分更高,P<0.05。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12)分,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评分是(80.21±2.01)分。

2.2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护理前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比较,P>0.05;护理后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1。


\
 

2.3护理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护理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
2.4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少,P<0.05。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1例,而常规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8例。

3讨论

随着医疗标准的提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传统护理方法不能根据护士的职称,能力和资格进行划分。但每个值班的护理工作人员缺乏对患儿的全面和持续的护理。同时,护理工作人员的配置也是不合理的,无法有效保证护理质量,甚至增加了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3-4]。医院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模式为患儿服务。通过不断培训,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能力。护士分层级使用是护理机制的完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发现患儿的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护理更有针对性和规范性[5-8]。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采取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9-15]。结果显示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组满意评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焦虑情绪、护理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更有优势,P<0.05。

综上,儿科患儿实施护士分层级使用方案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马宁.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8):120-122.
[2]史瑞.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9):128.
[3]梅雪飞.初探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159.
[4]杨春艳,李海娟.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2):142-143.
[5]宋田芸.护士分层级使用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774-775.
[6]冯灵,汪锐,杨蓉.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8).
[7]张会聪.综合内科护理管理的护士分层级使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3):175-175.
[8]余欢.护士层级管理在干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0):187+199.
[9]刘雯雯.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名医,2018,67(12):173.
[10]张晓岚,陈娟,黄莉.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616.
[11]刘雪玲.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1):202-204.
[12]曹艳,鲁丽萍,高志梅,等.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5):191.
[13]时娜,张艳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26):29.
[14]秦炜.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248.
[15]牛红丽,卢艳红.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5):12848-128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