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实际作用展开分析。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本院在职的护理人员共88名,将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过程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患冲突,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实际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毛莹.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实际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61-362.
0引言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对服务意识的重视,医院中护士的管理模式急需转型,以减少医院冲突,明确护理责任。优秀的护理服务可以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并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的常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急需改革和转型[1]。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大幅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在近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就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实际作用展开研究,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本院在职的护理人员共88名,将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0~42岁,两组护理人员各44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29.3±4.6)岁。观察组中护理人员的年龄20~41岁,平均(28.5±4.1)岁,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不足1年者15名、1年或以上者29名,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21名、本科及以上23名。对照组中护理人员的年龄22~42岁,平均(30.1±4.4)岁,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不足1年者18名、1年或以上者26名,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18名、本科及以上26名。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按照常规的轮班制度,进行对应岗位的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模式如下。
1.2.1建立分层级管理小组
将护理人员按照职位和经验分组,每组必须有一位责任组长和若干的组员[2]。每组的责任组长要对护士长负责,组员要对责任组长负责,形成健全的管理模式。每个小组的值班时间需要保持一致,如需请假可以组内换班,并且要熟悉彼此的工作模式,提升护理效率。
1.2.2制定专业化的管理制度
护士长要制定大方向的护理工作,并且组织会议,对每个小组的运作情况展开监督和指导。责任组长需要安排每位组员的工作,并且协调组员间的关系,让小组形成一个整体,提升小组的护理效率,做好护士长安排的任务,观察小组成员的护理情况,并且对新入组成员进行教育与引导。组员需要严格遵守制度,并且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运用专业化的知识和心理上的沟通,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2.3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化能力
每个小组都需要定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每一层级的护理人员都有不同的培训内容[3]。比如护士长要了解管理方法,进行图表分析,了解护理中事故高发情况,以及最近的流行疾病等,需要护士长有良好的大局观。责任组长与组员也有相应的培训,而且需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4]。培训不仅要包含专业知识,还有法律知识与道德素养[5]。
1.2.4提升小组成员的交流互动
小组成员之间要定期开展会议,交流患者的需求、护理中的疑问,还可以就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度,甚至可以请其他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传授[6]。小组成员在开展会议时,要进行知识的记录,并记录护理中容易出现的护理事故。这种交流行为可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并且帮助护理人员放松心情,排除护理中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护理工作。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内制作的满意度打分表,根据分数得出患者的满意情况,得分后的指标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根据非常满意率加满意率得出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患者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常规的护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医院工作[7]。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提升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具有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升护理满意率的效果。在护理的过程中,建立分层级管理小组,可以有效提升团队的专业性,提升护理效率,而且能划分责任,让护理工作弹性化[8];制定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制度的明确能刺激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护理中出现的事故,让患者得到专业化的护理,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化能力,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9];提升小组成员的交流互动,可以消除护理人员工作中积攒的压力和负面情绪[10],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P<0.05)。这组数据说明了,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过程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患冲突。
综上所述,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过程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医患冲突,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效果好,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巩汉香.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3(14):51-52.
[2]李文伟.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9,1(3):31-32.
[3]任秋芳.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12(33):75-76.
[4]李晓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56-57.
[5]吕丹菊.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9(15):40-41.
[6]张惠群.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6(8):7-8.
[7]Peter Smith.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J].Clinical research,2018,12(23):25-26.
[8]王丞迪.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90-291.
[9]Harry Rich.The effect of nurs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J].Modern nursing,2018,7(4):46-47.
[10]陈志朋.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神经内科开放病房防跌倒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15-1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