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分析门诊用药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方法对2017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9562张,不合理用药87张,其中,用法不合理27张、用量不合理20张、药物联用不合理3张、诊断与用药不符5张、超量开药6张、输入错误26张。结论药师对门诊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用药信息反馈给开处方医师,提高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减少患者对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门诊;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王燕.我院2017年7月至12月门诊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15-316.
0引言
药品市场竞争激励,制药行业所生产的新型药品种类繁多,医生无法对所有药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出现。据调查在我国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入院的病人约有230万人,这个数据证明了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带来了很大的危害[1]。本文对我院2017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进行调查,筛选出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应对的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9562张,处方来源于我院所有门诊科室,所抽查的处方具有合理性。
1.2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临床相关指南等相关资料,对9562张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类,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讨论、分析,进而为我院医生的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促进医生处方药品的合理使用。
2结果
956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87张,用法不合理27张、用量不合理20张、药物联用不合理3张、诊断与用药不符5张,超量开药6张、输入错误26张。
3分析
3.1用法不合理。例医生处方:文某,男54岁,就诊科室:内科,临床诊断为尿路感染,处方治疗:氯化钠注射液100 mL:0.9 g×1(袋)sig.100mL静脉输液QD;注射用头孢唑肟钠1.0×2(支)sig.2.0 g静脉输液QD。处方分析:根据病情需要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尿路进行杀菌抗感染治疗,给药频率为QD,给药间隔时间过长,因为头孢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应使用多次给药方式来提高药物疗效、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为了达到杀菌效果,在治疗给药时的频率应控制为BID,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对我院用法不合理的27张处方进行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进行治疗时,没有根据病人病情与年龄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
3.2用量不合理。例如医生处方:王某,男83岁,内科临床诊断上感,处方治疗为:盐酸氨溴索片(沐舒坦)30 mg×20片×1(盒)sig:2.00mg,口服TID。处方分析:根据处方可以看出医生并没有掌握住此类药物的正常的规格和使用的剂量,缺乏对药品的了解认识。新型药品层出不穷,使医生不能及时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严格的掌握。例如医生处方:孙某,女,46岁内科诊断皮炎,处方治疗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15 g×4(盒)sig.15.00 g外用BID。
处方分析:此处方用量过大,剂量超量而加重不良反应。患者涂抹处皮肤瘙痒加重、疼痛难忍,皮肤会出现干燥、红斑、毛孔增大、毛细血管扩张,表皮萎缩等皮肤表皮不良现象发生。还可能因药物大量吸收而产生全身不良反应,例如高血压、高血糖、皮肤水肿、伤口愈合不佳等。此类外用药物虽然不是口服但是使用过量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者也应该取少许适量就行。
3.3药物联用不合理。例如医生处方:石某,女,64岁,内科临床诊断高血压II期,处方治疗为: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5 mg×10片×3(盒)sig.5.00 mg口服QD;复方丹参滴丸27 mg×180粒×5(瓶)sig.270.00 mg口服TID;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玄宁)2.5 mg×14片×2(盒)sig.2.50 mg口服QD。处方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服用时非洛地平缓释片与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都属于二氢吡啶类CCB降压药,作用机制相同,两药联合不仅疗效不互补,不良反应反而增加,不推荐联合用药[2]。
3.4超量开药。例如医生处方:吴某,女,88岁,内科临床诊断过敏性皮炎,处方治疗为: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100片×20(瓶)sig.4.00 mg口服QD;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10 g×1(支)sig.2.00 g外用QD。处方分析:超量开药,使患者对药物在使用中没有基本的常识,长期服用引起药物成瘾性,药物副作用导致患者各个脏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3.5诊断与用药不符。例如医生处方:杨某,男,42岁,内科诊断为双肾积水,处方治疗为:盐酸金霉素眼膏2 g×3(支)sig.0.50 g外用TID;氧氟沙星滴眼药5Mi×1(盒)sig.0.20 mI点眼TID。处方分析:医生的诊断与用药不符,肾炎临床表现是双眼,下肢等部位水肿,处方开出的药物是针对眼睛所用的药物,只是针对眼睛用药没有针对肾炎用药。这种用药与诊断不符合的用药,是因为患者同时具有多种疾病,医生在开处方时只是针对患者的一种疾病进行的治疗。临床医生掌握的药物知识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缺少临床用药的经验。在对待多种疾病的患者,医生只是对症治疗,忽视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极大危害。医生在开处方时就要全面的考虑患者的所有的疾病,做到合理用药。
3.6输入错误。例如医生处方:郑某,女,31岁,内科诊断为上感、骨关节炎,处方治疗为:阿莫西林胶囊0.5 g×24粒×1(盒)sig.0.50 g口服TID;碳酸钙D3片(钙尔奇D600)30片×1(瓶)sig.1.00片口服QD;云南白药膏5片×2(盒)sig.1.00片口服QD。处方分析:此类处方错误,多数就是门诊病人较多,看病没有有序进行,致使医生诊室人员混杂,医生开具处方时环境喧杂引起,根据这种情况应该把门诊就诊有序进行,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开出高质量的处方。
4讨论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最为主要的不合理就是药物的用法用量,还有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处方用药不合理原因多数是药品种类繁多,医生对药品说明书、药物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等相关知识了解掌握不足、单纯凭经验用药才会导致门诊处方中药品的应用不合理现象发生。还有就是药房药师责任的缺失,医院门诊病人过多,排队取药的人过多,导致药师无法进行严格的核实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直接就对药品进行发放,引起不适宜用药情况的发生。超量开药多数就诊患者为慢性病患者以老人较多,行动不便而且需要长期的用药,使医生为其开过量的药品或是没有根据适应症用药,医生在患者的需求下就开出了超量的处方。医院不合理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因可能是医生、药师和患者等多种因素引起,医院就要对处方进行规范,减少用药的风险。
5建议
5.1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的措施,就要规范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医院门诊开展前置处方的审核工作,让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及时纠正处方不合理的地方,在药师监督下让医师改善不合理处方,提升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处方进行点评降低了不合理用药所带来的危害,提高患者用药的质量,减少因为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节约医疗资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
5.2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能力。药学人员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医师进行全面的沟通,向医师介绍最新的药物知识和药学信息,协助医师保障用药安全。特别是针对多种疾病共存的患者,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增加用药方案与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用药风险,针对这种情况还应该向患者进行相关药学知识的科普教育[4]。医生与患者都应该多参与药品宣教活动,接受用药教育,了解用药安全知识。
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普遍存在,就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门诊医生对处方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对处方管理的学习,对医师与药师进行不定期培训药学相关知识,培训内容要跟随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在培训学习中要针对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讨论,提升医生专业水平,保证处方用药的科学合理性,避免不合理处方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宁,牛军平,陈彬彬.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处方点评与不合理处方分析[J].药品评价.2015,12(8):35-38.
[2]邓益暖.本院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137-139.
[3]杨彪,刘大山.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12):1899-1900.
[4]朱海静,杨积顺,徐立平.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6):544-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