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我院静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21 15:35: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静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处方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审方环节的质量,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静配中心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3 月半年内静配中心所有营养输液的医嘱处方共计 6831份,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医嘱处方的原因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 在共计 6831 份医嘱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有318 例,占 4.65%;不合理的原因包括糖胰比不合理、热氮比不合理、营养组份不合理、电解质离子浓度不合理、渗透压不合理等。结论 加强药师对医嘱处方的审核,规范肠外营养液的用药合理性,对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医嘱处方

本文引用格式:钱卫良 , 骆锦均 , 梁莉君 . 我院静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处方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241,243.
\

0引言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指通过肠道以外的通路即静脉途径输注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养平衡目的的营养补充方式。肠外营养制剂的 pH 值在人体血液缓冲能力范围内,有适当的渗透压,无菌、无致热源、无毒性,微粒异物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临床用药的医嘱处方不合理会造成肠外营养液不稳定,甚至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直接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对肠外营养医嘱处方的审核,纠正不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防止医嘱疏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静配中心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3 月半年内静配中心所有营养输液的医嘱处方共计 6831 份。

1.2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 - 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 版 )[1]、《临床营养基础》等资料对其中 318 份不合理医嘱处方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

2结果

共计 6831 份医嘱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有 318 例, 占 4.65%;不合理的原因统计如下(见表 1)。
\

3讨论

肠外营养液是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置于营养袋的一种静脉输液。通过这种营养物质的混合搭配能够更好地维持机体代谢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但是,在多种药物和物质混合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上述归纳出的组方中诸多不合理的问题。

3.1糖脂比不合理
糖和脂能够给机体提供双能量来源,使代谢更有效,也能有效避免高血糖、高渗透压所产生的并发症 [2]。糖脂比的范围一般在 1~2:1[3]。葡萄糖液为酸性液体,PH 值在 3.5-5.5 之间。供静脉注射用的脂肪乳剂一般组分都是注射用的大豆油和卵磷脂。脂肪酸的氧化为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磷脂是构成各种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脂肪和胆固醇的运输,葡萄糖浓度过高容易导致部分脂肪乳表面受到破坏而凝聚 [4]。

3.2热氮比不合理
热氮比是保证机体正氮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一般情况下,热氮比为 150~200:1。热氮比过高就会增加代谢负荷,容易导致代谢并发症。适当提高氨基酸含量,有利于维持机体正氮平衡 , 并可以缓冲调节 pH 值的理化特性。

3.3电解质浓度不合理
电解质离子是最常见影响脂肪乳稳定性的因素 , 脂肪乳主要通过电位屏障保持相对稳定性 , 脂肪乳乳粒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通过这些负电荷的排斥作用保持其稳定性。为保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需要控制阳离子电解质的浓度,其中 Na+<100 mmol·L-1,K+<50 mmol·L-1,Mg2+<3.4 mmol·L-1,Ca2+<1.7 mmol·L-1。

3.4营养组分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肠外营养液的组分由糖、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按一定比例组成,前三者则是肠外营养液的三大基础成分。糖是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 可以提供 50%~70% 人体所需能量,一般葡萄糖每日供给200~300g。氨基酸能够保障氮源 , 并纠正负氮平衡。而脂肪乳主要以大豆油和红花油为原料,满足机体能量、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需要。

3.5渗透压不合理
稳定的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肠外营养液在输注过程中要控制在神经 - 内分泌系统对渗透压 [5] 的调节范围内。其次,肠外营养液的渗透压对营养液组分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肠外营养液对机体提供几乎全方位的营养支持,组成成分多样,混合输注过程对其稳定性要求较高,电解质浓度超标等不合理的因素影响较大;另外,组分及物质成分不合理也会影响机体供能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影响机体恢复。因此,规范肠外营养液的医嘱处方,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为病患者提供恰当合理安全的营养支持与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 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9.
[2]索博特卡 . 临床营养基础 [M]. 蔡威 , 译 . 第三版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60-132.
[3]L.E. 鲍(美 ). 药学临床实践指南 [M]. 陆进 , 常明 , 译 . 第二版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28-172.
[4]刘绍德 , 莫永生 , 潘秋荣 , 等 .590 份全肠外营养液应用分析 [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9(1):48
[5]吴在德 , 吴肇汉 . 外科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我院静配中心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处方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1/2018122103360512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