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性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09:47: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各32例。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KP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KPS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63%、68.75%,干预组较常规组高(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自理能力有所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重型颅脑损伤;人性化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刘小丽.人性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344-345.

0引言

颅脑损伤分为颅骨损伤、头皮损伤已交脑损伤三类,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存在。该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的患者,但是该疾病的危险性极高,对人的生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对于该疾病需要尽早地诊断以及治疗,从而减少死亡率[1-2]。也有研究显示[3],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且部分患者能够恢复自理能力。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予研究,分析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2例。常规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5~71岁,平均(41.2±2.0)岁;其中打击伤5例,高空坠落伤10例,车祸损伤14例,其他原因3例。干预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6~72岁,平均(41.0±2.3)岁;其中打击伤6例,高空坠落伤9例,车祸损伤13例,其他原因4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静脉通路的建立、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操作如。

(1)护理质量的人性化,护士长应该定时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适当的奖惩作为鞭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之后,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对疾病的判断更加准确,也可以罗列出更加准确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通过与医师交流、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自主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提供优良的后勤保障;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将人性化服务理念深入其内心,破除旧思想,使护理人员养成慎独的习惯,可以自我约束从而主动为患者建立人性化的服务。

(2)手术护理的人性化,患者入院后评估病情之后,向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PPT、宣传手册等方式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使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告知其手术的方式、麻醉方法等,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增加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情绪的波动;术后与手术室护士严格交接患者的情况,针对术中发生的问题给予重点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注意说话的态度,要对患者有耐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该给予详细的回答,告知其术后的注意事项,嘱患者若有异常应该及时呼叫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给予康复护理措施,比如用嗅觉、味觉等运动的形式,帮助患者恢复损伤的大脑神经,促使患者的身体恢复。

(3)环境的人性化,保持患者的床单的干燥、整洁,避免患者产生压疮等并发症;定时通风,保证病室的温湿度适宜;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聊天,倾听其主诉,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患者给予不同的谈话方式,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其护理、治疗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评估并记录患者的KPS评分[4],内容包括体力情况、生活自理程度、病重情况等,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将其分为3级,超过80分后表明患者的情况良好,存活期较长,50至70分为半依赖级,即患者治疗之后生活可以实现半自理,低于50分则代表患者生活需要别人的帮助。

(2)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对及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表进行判定,共有19项内容,每项1至5分,分值的范围为19至95分,其中十分满意:≥85分;满意:75~84分;基本满意:65至74分;不满意:≤65分,满意度为十分满意率、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量表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护理人员巡视病房的次数,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程度,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的程度等。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s)、计数资料行(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t检验、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KPS评分


干预前,两组的KP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KPS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表1。


\
 

2.2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63%、68.75%,干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表2)。

\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医院为患者提供的以尊重患者自尊,满足各类患者不同需求的服务类型。人性化说的通俗易懂便是有人情味,从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医院的服务设施等,让患者切身感觉到人文关怀,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感觉到舒适、方便以及满意是护理人员索要追求的目的,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提升服务质量才能立于医院的发展[5-6]。

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的KP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KPS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所好转,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人性化护理首先要护理人员转变观念,自觉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到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使患者在最短的疗程内得到最有效地照顾,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损伤;而且要尽最大的努力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缓解其紧张、陌生、恐惧心理,促进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病情危重,术后的恢复时间长,患者的情绪容易受影响,在护理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最大的耐心、关爱,使其怀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身体的恢复[7-8]。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其恢复身体,改善生活自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秀美.人性化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35):161-162.
[2]王淑花.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0):188-189.
[3]刘彩霞.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3):32-33.
[4]王焱鑫.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6):744-746.
[5]黄玉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35):148-149.
[6]熊莲莲.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人性化护理的价值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12(2):283-283.
[7]石冬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6):206-207.
[8]史培人,薛慧琴.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三大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87):280-2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