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9 09:40: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选取卫生院近1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联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潘晓.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16-317.

0引言

卫生院接收的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患者为糖尿病患者,并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老龄化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每年糖尿病的新发病人数不断攀升[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远超1.5亿左右,并且在未来的2025年患病人数将会增加至1倍,而我国现今患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近9500万,位列世界第一[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而个人的饮食营养结构是否合理与个人的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4]。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选取卫生院近1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并观察其结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卫生院近1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8岁,平均(52.8±4.1)岁,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2~80岁,平均(56.4±4.6)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联合饮食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告知患者糖尿病以及相关治疗的知识,拓展患者的个人知识面,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时刻为患者检测血糖情况,告知患者不可私自停药或是改变药物剂量。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联合饮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根据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对患者每天的热量摄取情况进行控制,搭配饮食,让患者能够欣然接受饮食方案,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制定饮食方案时需要根据“四定”原则,针对饮食没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分别为:定食品、定时、定量、定餐等方法进行相应管理。同时叮嘱患者早餐应选择体积较小、热量稍高类的食物;而午餐则可选择体积偏大、热量较高类的食物,摄取量为有饱腹感即可;晚餐则可进食体积大、热量较低类的食物。严格遵守“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不吃或是少吃”原则。

(2)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将患者的标准体重计算出,随后对患者每日的热量摄取进行归类。指导患者控制每日的热量摄取,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从而提升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糖耐量。当患者的血糖基本稳定后,可在患者两餐之间添加含糖量10%的水果,例如:西瓜、鸭梨、桃子、苹果以及草莓等。同时,针对肾功能不全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禁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与健康人相比较,糖尿病患者消耗蛋白质的量更大一些,因此需要多补充肉类食物,控制患者每日脂肪量的摄入,将每天的总热量控制在15%。在选择肉类食物时,以优质的鱼肉为主,例如:河鱼和海鱼等。鱼肉中脂肪含量较少,并且富含丰富的欧米加三位多链不饱和脂肪盐(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甘油三脂水平,利于人体消化。患者还可适量进食一些蛋、鸡鸭肉、鲜奶、牛羊肉以及瘦肉等。

(3)保证患者每天进食1次粗粮,2顿细粮。其中粗粮类食物包括:全麦粉、玉米面以及小米面等,而细粮则包括:大米和面粉等。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类食物的摄取,食用蔬菜以及粗粮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肠胃蠕动,均衡血糖指标。

(4)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时为患者注射胰岛素针剂。若饭前、时、后为患者注射胰岛素针剂或是服用药物,则不需要进行药物补给,预防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严格叮嘱糖尿病患者戒烟、戒酒,预防患者出现因长期酗酒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糖耐量发生异常,尤其是在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若空腹饮酒将直接出现低血糖症状。同时,1年对患者进行4次随访,询问观察患者病情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1.3观察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根据随访记录患者相关情况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别包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社会职能以及精神健康情况。

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9分为非常满意;5~8分为满意;<4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疗效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3讨论

大部分患者对于糖尿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单纯认为要少吃或者是节食,只能吃一些含糖量较低的食物,导致患者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并且由于营养失衡,导致患者的各个脏器功能快速下降,会明显感到终日无力、日益疲乏或者是消瘦等表现特征,使得胰岛功能恢复受到一定影响[5-6]。还有部分患者认为饮食与病情之间没有太大关系,因此生活中照样进食一些高糖分的食物,生活饮食习惯差,不仅无法治愈疾病,同时增加导致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引起全身并发症发生。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或是治愈患者疾病,在为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方面进行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方式,结果显示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患者的疾病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加强对患者饮食方面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是极其重要的。通过控制患者对糖份以及脂肪的摄取,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竹,吴天晨.浅谈糖尿病患者饮食调护的辨证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63-64.
[2]金静.饮食指导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4658-4659.
[3]余桂凤.浅谈社区中老年糖尿病饮食的护理干预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59-160.
[4]高雪.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07.
[5]印云.浅谈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7):9-10.
[6]刘雅丽,朱桂萍.专病一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651-16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