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份收治的肺结核开胸手术患者中抽取,且均通过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共20例。其中1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1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开胸手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结核;开胸手术;肺部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刘永桃.浅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52-353.
0引言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且经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后,仍需要予以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手术治疗主要对病灶以及肺组织予以切除,从而根治病情[1-2]。而肺结核开胸手术具有较大创伤性,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术后肺部感染,影响患者预后[3-4]。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肺结核开胸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我院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从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份收治的肺结核开胸手术患者中抽取,且均通过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共20例。其中1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1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参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20~30岁,平均(25.21±0.21)岁;其中空洞型肺结核行肺叶切除术患者有4例,单侧肺毁损行全肺切除术患者有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行肺叶-胸膜切除术患者有2例,胸廓改型术有1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有1例。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22~30岁,平均(26.10±0.19)岁;其中空洞型肺结核行肺叶切除术患者有3例,单侧肺毁损行全肺切除术患者有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行肺叶-胸膜切除术患者有2例,胸廓改型术有2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有1例。两组患者信息资料比对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对患者说明开胸手术的相关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解释和说明,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2)呼吸操训练。术前5 d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膈肌呼吸。
1.2.2术后护理
(1)湿化呼吸道护理。术后予以患者持续吸氧,呼吸道粘膜受氧气影响而干燥,分泌物可干涸结痂。因此予以呼吸道湿化处理后,可稀释痰液,提高粘膜纤毛运动,促使排痰。患者术后清醒后予以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4000 U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时间为每次20 min,2次/d。密切观察患者雾化吸入后痰液稀释情况,必要情况下重复雾化吸入。
(2)深呼吸排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促使痰液排除。
(3)协助排痰。患者若无力进行咳嗽,则诱导患者进行排痰,协助患者坐起,手握空心拳对患者背部进行叩击;患者若出现咳嗽,则将按压手指放开。家属可同时将患者胸部伤口捂住,减轻因咳嗽导致伤口疼痛。
(4)定期翻身。指导患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同时还可促使引流。术后患者意识清晰且体征稳定后调整体位为半卧,每1~2 h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翻身过程中保持动作轻缓,同时予以拍背,逐渐调整为所需体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予以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参照组1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观察组术后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开胸手术,具有较大创伤性,且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受侵入性操作、术中分泌物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可促使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影响患者预后恢复[5-6]。肺结核患者因机体免疫力较差,且对手术治疗缺乏了解和认识,心理状态不稳定,对治疗工作、护理工作存在抗拒心理;且术后因伤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咳痰,导致痰液潴留,因此可诱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手术并发症[7-8]。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上需要予以肺结核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干预。我院通过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数据统计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信心,同时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稳定了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术后依据患者呼吸道痰液情况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患者排痰。另外,配合相应的翻身叩背、深呼吸咯痰,使患者更有效进行排痰,有利于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顺畅,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开胸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蒋雯娟,杨小黎.优质护理在少数民族肺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8):157-158.
[2]李平.肺结核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7):196.
[3]陈玲娜,张红梅.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40(2):123-125.
[4]高丽洁.健康教育路径对肺结核手术的护理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74-75.
[5]Woimo TT,Yimer WK,Bati T,et al.The 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for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non-adherence amo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public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n South Ethiopia: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17,17(1):269.
[6]陈媛.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7,41(3):50-52.
[7]Lee LY,Tung HH,Chen SC,et al.Perceived Stigma and Depression in Initially Diagnos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7,26(23-24):4813-4821.
[8]陈丽丽.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4(5):201-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