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正确掌握率。方法开展以“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QCC手法和工具,针对导致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进行要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产妇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生理特点、环境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后知晓率提高幅度为36.37%,目标达标率为104.58%,实施3个月后效果维持期正确掌握率在88.24%-94.2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在临床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品管圈;产妇;新生儿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杨姿.品管圈活动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47-248.
0引言
新生儿期是人发育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产生的健康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对新生儿的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1]。当前的产妇多为独生子女,对育儿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她们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需求愈发强烈[2]。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正确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会避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于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开展以”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收入200例产妇,年龄平均(32.58±4.72)岁。通过制作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活动前后均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100%。以2018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28日收集的问卷调查表100份为对照组,以2018年8月1日2018年8月15日收集的问卷调查表100份为试验组。纳入标准:①符合我院有关分娩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字同意。运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
1.2方法。本次品管圈的小组成员有主管护士3名,护师5名,护士2名;其中本科7名;大专3名。圈名设定为“宝贝圈”。
1.2.1主题选定: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维度,采用“优5、可3、差1”评分,得出“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2活动计划拟定:根据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利用甘特图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为2018年3月至8月。按照P、D、C、A时间分配30%、40%、20%、10%的比例对时间进行分配。圈内成员每周三下午进行固定召开圈组会议,落实活动实施的进度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1.2.3现状把握:每份问卷调查表有问题17道题目,包含5个方面:新生儿基础护理、生理特点、环境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疫苗接种。对照组100份调查问卷共1700道题,其中正确1100道题,正确率为64.71%。将错误的600道题目进行数据整理,新生儿基础护理、生理特点、环境护理知识三项累计占比达到79.99%。根据“80/20”法则,确定上述三项内容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1.2.4目标设定:依据工作年限、学历改善能力、品管圈经验进行权重法计算出本圈的圈能力为79.80%,本次调查问卷计算出本次活动的现状值为64.71%。根据公式计算出本次活动的目标值为87.21%,改善幅度为34.77%。
1.2.5要因解析:从人员、物料、方法、环境4个方面进行分析,查找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低的原因,绘制鱼骨图,最终确定造成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低的真因为:宣教内容无针对性、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宣教设备陈旧,如图1。
1.2.6对策拟定:要因确定后,从可行性、经济性和圈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打分,最终确定7条对策。将7条对策内容进行整合,共计拟定三条对策:完善宣教流程,实施分层宣教;加强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丰富宣教形式。
1.2.7对策实施与检讨
(1)完善宣教流程,实施分层宣教对产妇的知识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实施分层针对性的宣教,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加深产妇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有计划地对护士和助产士进行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理论考核+实操考核的方式进行结合,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实现通过率100%。此外,实行“老带新”的模式,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示范,实现科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3)丰富宣教形式编制图文宣教手册,发放给产妇及家属;拍摄宣教小视频,组织母婴课堂学习班,邀请产妇及家属进行学习。新建科室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定期向推送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
2结果
2.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比较。活动实施后,观察组100名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正确掌握率为88.24%。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4.58%,进步率为36.36%。
2.2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见表1。
2.3实施前后圈员能力自我评分雷达图,见图2。
3讨论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掌握率由改善前的64.71%提高到88.24%。与文献中同类型医院的完成情况值88.19%-92%一致[3-4]。在新生儿基础护理、生理特点、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提升较为明显。考虑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居住地等因素[5],通过实施分层宣教的方式,弥补了因产妇理解能力的差异产生的影响。此外,注重对产妇配偶的宣教,有助于提升产妇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率,与施夏英研究结果一致[6]。通过结合产妇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宣教资料进行宣教,使得产妇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知识,并在出院后也能够享受到科学的育儿知识,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护理人员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沟通技巧[7-10]。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产妇知识掌握能力是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进行评估的,该种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中希望能够构建更加健全评估体系,实现对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的评估更为科学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兰蓝.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5):700-702.
[2]蒋桃柳,施香颖.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J].天津护理,2013,21(2):170-171.
[3]苏娜,李显梅,周初萍.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14):9-11.
[4]高海红,贺孝良.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3):44-45.
[5]高晶晶,葛荣华,戴雪霞.出院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1):13-16.
[6]施夏英.初产妇配偶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6):33-35.
[7]高海红,贺孝良.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3):44-45.
[8]郭亚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13-15.
[9]周媛,聂勋梅,付宏,等.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安全转运规范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8):142-145.
[10] 任美洁,曾韶英,吴素芬.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顺产产妇“三早”执行率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36-16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