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3月在我院产房实行生产的 100 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产妇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方式。观察和对比不同时期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娩结局、角色适应能力。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4.00%) 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0.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角色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提升产妇临床医护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 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护理模式;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汪红 , 汪莉 . 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258+260.
0引言
伴随着居民经济条件的不断优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安全生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 [1]。但是, 因为生活规律性不强,饮食不健康等因素影响,产妇生产不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在临床护理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这也间接提高了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 [2]。对此, 为了更好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本文以我院产妇为例, 探讨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3 月在我院产房实行生产的 100 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产妇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产妇分别 50 例。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26.4±2.2)岁,平均孕周(36.2±1.9),31 例选择顺产,19 例选择剖宫产;常规组产妇平均年龄(25.8±3.0) 岁, 平 均 孕 周(35.5±2.0),30 例 选 择 顺 产,20 例选择剖宫产。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2实验组采取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方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创新护理理念。护理人员需要以产妇与家庭作为核心,遵循尊重、支持、合作、选择等基本原则,促使产妇感受到护理的人性化,同时也获取家属的信任;②创建良好的护理环境。创建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根据产妇情绪低落的问题可以在病房中播放相应的音乐,安慰产妇。在条件允许时可以将产房的颜色刷成粉红色,并在墙壁上摆放相应挂件,以此创建家庭版的舒适环境。尽可能控制噪音的传播问题,适当减少病房进出频率;③健康宣教。为产妇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根据产妇的内心表现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如果产妇对自然分娩有恐惧心态,此时可以为产妇介绍自然分娩的过程,同时介绍我院近些年自然分娩护理成就,强化产妇的自信心以及对医院的信任感。另外,需要及时为产妇提供产后母婴喂养技巧与相关知识,借助即将到来的新生儿强化产妇分娩信心。
1.3评判标准。观察和对比不同时期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娩结局、角色适应能力。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内容主要是围绕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价开展,以评分值为主,分数超过 80 分为非常满意,超过 60 未达到 80 为满意,未达到 60 为不满意。总满意率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 ×100%。角色适应能力以调查问卷方式统计,从婴儿对产妇生活的影响、母亲角色幸福感以及对婴儿的照顾能力三个方面为主,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能力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护理效果等数据均采取 SPSS 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 P值实现,P< 0.05 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比。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 常规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0.00%),数据差异显著, 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见表 1。
2.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角色适应能力对比。实验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角色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 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见表 2。
3讨论
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本身是以“以产妇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其是根据人心理、行为方面的规律作为基础,应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对护理人员形成影响,将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体性自觉行为的方式 [3-4]。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对产妇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对于产妇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以及对分娩本身所呈现出的恐惧、抵触心态等可以实现有效的改善作用,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代护理理念中的要求,是一种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的护理措施 [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0.00%);实验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角色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当中的应用价值,相对于传统护理而言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显著控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热情与主动性,提升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护理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以产妇 -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提升产妇临床医护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黄莹. 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J]. 护理研究,2016,22(1):100-102.
[2]朱竹华.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J]. 西部中医药,2016,29(3):114-117.
[3]苏慧. 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4(15):1698- 1701.
[4]冯世萍. 基于" 家庭为中心" 孕产妇护理模式产科护士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650-654.
[5]梁文化.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04-306.
《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11/2018101108375693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