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古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10:37: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古英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床学习,总结整理古英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思路和处方用药特点。结果古英主任医师认为,按中医理论分析本病的根本在于正气亏虚,外因为风寒湿邪袭入关节。治法上予以攻补兼施;结论古英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对于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古英;名医经验;中医疗法

本文引用格式:张如意,李思,古英.古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16.

0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原因不明;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累及关节及周围组织,并出现关节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的丧失。本病以女性多见,以30岁至50岁为发病的高龄,我国大陆地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约为0.2%~0.4%[1]。

古英主任医师为绵阳市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笔者有幸随诊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

 
1病因病机

古主任依据《素问·评热病论》云:“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正虚邪实,其本为正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易被风寒湿三气侵袭,风寒湿痹阻筋骨、肌肉,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疼痛、屈伸不能自如等。正气亏虚,气血不足,局部关节肌肤失于荣养,故见关节破坏,肌肤不仁等;现代也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外受风寒与潮湿与本病存在相关性[2]。在治法上,古主任强调益气扶正的重要性;同时,紧抓风寒湿痹阻经络气机这个病机,在各个阶段都应祛风除湿。

2辩证分型

2.1风寒湿痹


风寒湿三气之中,寒邪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寒性凝滞,主收引,最易阻滞气机,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故此类病人多见关节疼痛明显,遇寒加重;对于此类病人,古主任综乌头汤、玉屏风散之义立方,具体方药为:制川乌12g制草乌12g黄芪30g当归15g防风15g白芍15g桂枝15g麻黄6g细辛6g豨莶草15g建曲30g生姜12g甘草10g;方中制川草乌性辛热,有散寒除湿,宣痹止痛之效;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当归活血通络,桂枝、麻黄、细辛相配,通阳散寒止痛;白芍缓急止痛,与桂枝配调和营卫;豨莶草强于祛风湿,建曲、白术顾护脾胃;生姜即能减轻川草乌毒性,又可增强其散寒止痛之效,甘草调和诸药。

2.2风湿热痹

古主任认为,风湿热痹多为外邪久遏关节,郁久发热,故见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灼痛,屈伸不利等。对于此类病人不能单纯的清利湿热,需要借助辛温宣散,以达到通痹的作用。古主任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具体用药为:黄芪30g桂枝15g麻黄6g知母12g白术30g薏苡仁30g生地黄20g独活20g青风藤15g忍冬藤30g甘草10g;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桂枝麻黄宣阳通痹,知母养阴清热,白术薏苡仁祛湿,与黄芪相配健脾益气,生地清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面生地黄也有调节免疫和抗炎的作用[3],藤类药物最擅长通络,方中青风藤、忍冬藤清热、祛湿、通络;而研究表明青风藤中所含的青藤碱碱具有确切的镇痛作用,对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4];甘草调和诸药。若热重可加生石膏、苍术、黄柏等。

2.3气虚血瘀证

气血虚弱,气不能推动血行,气血运行不畅,久而致瘀血停滞,或久病,正虚血瘀,瘀血阻滞关节经络,不痛则通。可见痛处固定,夜间尤甚,或可见硬结,痛处拒按;瘀血阻络,气血津液不能上达濡养,可见皮肤干燥或甲错等。此类病人古主任主张:重点为扶正,也需要佐以除痹的药物,选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具体用药为:黄芪30g桂枝15g赤芍15g秦艽15g羌活15g川牛膝20g白术30g大枣5枚;方中黄芪、桂枝走表益卫,通阳行痹,配合赤芍、大枣调和营卫,秦艽、羌活祛风除湿,川牛膝活血通经。气血亏虚者可加当归、熟地、鸡血藤等养血活血,疼痛明显者可加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或者虫类药物搜剔络道。

2.4肝肾亏虚证

《黄帝内经·痹论》云:“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病邪久留不除,就会犯相合的内脏,肝主筋,肾主骨;故痹症日久,便会进一步累及肝肾,造成肝肾亏虚,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骨质疏松、关节被破坏,甚至致残功能丧失等。此类患者古主任自拟方,具体用药为:黄芪30g桂枝15g当归15g川芎15g白术30g怀牛膝30g淫羊藿30g独活20g桑寄生30g杜仲30g伸筋草30g千年健30g甘草10g;方中依然以黄芪桂枝益气固表,通阳宣痹为主,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益气除湿,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淫羊藿、杜仲取独活寄生汤之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伸筋草与千年健祛风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若阳虚明显,可加附子、干姜等,阴虚明显者可加熟地、枸杞子、女贞子等。

3预防调护

3.1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本病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正气亏虚,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规律起居饮食,注意节气变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3.2注意保暖,勿要贪凉

本病外因在于风寒湿侵袭,在平时,遇冷注意增加衣物保暖,热时、汗出时不要贪凉,避免感受风寒;避免久居湿地。

3.3积极治疗

本病后期会导致畸形、残疾,疾病初发,应该尽早积极治疗,避免久病累及脏腑;久病患者则应防止跌扑,以免骨折。

4典型案例:

贾某,女,62岁,清洁工人,2019年6月初诊;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近指关节疼痛,疼痛性质为冷刺痛,伴晨僵,持续时间约半小时,畏寒怕冷,冬季明显,汗多,稍动尤甚;于当地诊所就诊,长期服用中西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后疼痛逐渐累及掌指关节、双侧腕关节、膝关节;于古主任门诊就诊,诊见:双手近指关节肿胀,近指关节及掌指关节压痛明显,双手不温,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细;虽已初夏,患者仍衣着较厚;查RF:96u/mL,ESR:68mm/h,CCP:261RU/mL。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风寒湿痹。治以益气活血,散寒除湿。处方:制川乌15g制草乌15g黄芪30g鸡血藤15g防风15g白芍15g桂枝15g麻黄6g细辛6g青风藤15g建曲30g生姜12g甘草10g;上方连服7剂后复诊,诉关节疼痛及汗多明显缓解;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再服1月后复查血沉正常,停中药汤剂治疗,继续西药抗风湿治疗。

\

 
参考文献

[1]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S].2010.
[2]陈之才.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诱发因素调查[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07(018).[3]韩德承.青风藤[J].中国中医药报,2012,08(005).
[4]王朴.生地黄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8(06):9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