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后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为对照组产后实施基础护理工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开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的例数、缓解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发生几率、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妇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工作可明显减少产后乳房胀痛发生几率及减轻乳房胀痛的程度,提高产后哺乳妈妈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后乳房胀痛;护理干预;产妇
本文引用格式:唐玮.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93,295.
0引言
产后乳房胀痛是指女性产后乳腺管道阻塞,不能及时排空乳汁,导致分泌的乳汁在乳房部堆积,有时伴有硬块,触诊有不同程度的坚硬感,常伴有明显疼痛[1]。经历过妊娠分娩,产妇产后身体虚弱,加之产后乳房胀痛会使产妇由于疼痛对喂奶产生心理恐惧,不仅会给产妇造成身心上的巨大伤害。同时,对于新生儿来说又加重吸吮困难,导致婴幼儿不能顺利得到母乳喂养支持。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临床诸多疾病均有所应用[2]。通过将相关护理人员有计划分配,给予产妇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护理工作由原来的被动性转换为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护理的人性化。为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故我院为产后女性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具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观察选取2019年1~8月于我院产科生产的产妇100例。纳入标准:产妇神志清醒,思维正常,具有正常沟通能力。排除伴有并发症的产妇。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28.33±4.25)岁。根据产妇意愿,将10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通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为产后妈妈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指导产妇产后进行充分休息;进行产后护理工作宣教,叮嘱产后注意事项,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护理人员注意监测产后乳房泌乳情况,认真完成护理记录。认真执行产后医嘱,对于药物治疗的产妇以及产后输液者加以关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早期预防护理干预
(1)婴儿吸吮:产妇乳房胀痛的主要原因为产妇乳汁分泌增多,而刚出生的婴儿有效吸吮能力较差,吸吮量不足,导致乳汁淤积在乳房。此时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分娩后30 min内将新生儿抱给产妇,辅助新生儿正确含接与吸吮,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发现80%早吸吮的新生儿在第1天便可学会正确含接乳头方式和吸吮乳汁的方法,而产妇分娩后的前2天哺乳次数越多,乳汁分泌更顺畅。早期吸吮有助于产妇乳房排空,使乳腺管保持通畅,减少乳房胀痛以及乳腺炎的发生。
(2)提倡纯母乳喂养:由于某些产妇认为母乳喂养会造成身材变形,或者因为产后身体不适,害怕疼痛,故不愿意进行母乳喂养。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的再强化指导,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优势以及重要性,使其懂得母乳喂养不仅是满足新生儿的需求,还有利于产妇子宫收缩,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还可以促进母体脂肪消散,利于形体恢复,促进母子的情感。提倡母乳喂养是保障母子健康的有效途径[3-5]。正确并科学认识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切勿听信谣言,乳房胀痛由于乳汁淤积在乳房产生的疼痛,并非由哺乳造成,如果哺喂不当方可造成乳头疼痛。传递科学哺乳观念,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有效保持乳腺管道通畅,可避免产生产后乳房胀痛甚至哺乳期乳腺炎。
(3)其他: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着棉质内衣,不能太紧,避免乳腺管受压,影响产后乳汁分泌。
1.2.2湿冷敷干预
对乳房胀痛患者可进行冷湿敷的方法:医护人员将仙人掌去皮去刺,捣烂中间的肉呈泥状后敷在患者胀痛的乳房上,避开乳头,为防止仙人掌泥滑落,可使用保鲜膜覆盖固定。
对选择土豆片冷敷的产妇的干预方法:首先将土豆片切薄片,然后为患者乳房进行冷敷,冷敷频率为2次/d。为防止土豆片滑落,同样可使用保鲜膜覆盖固定。
1.2.3对患者选择按摩法加以干预
对乳房按摩时首先应指腹面沿着乳腺管走行方向进行展开按摩,同时给予患者的乳房进行螺旋式按摩,拇指与食指相对,对患者的乳房中央区即乳窦处进行挤压,以达到祛瘀散结的干预目的,可有效避免产妇产生乳汁淤积成块的情况,减轻产妇疼痛。整个挤压过程一般不超过20 min。
1.2.4对患者开展乳头护理干预
有些产妇有乳头凹陷,故在新生儿吸吮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乳头进行十字牵拉,从而保持乳头直立状态,保障婴儿顺利吸吮。当婴儿成功吸吮且吸吮需要临时中断时,医护人员帮助并指导产妇动作保持温柔,轻轻下压宝宝的下巴,使其张开嘴巴,避免对产妇乳头进行过度牵拉致疼痛。哺喂结束可用乳汁进行乳头涂抹,避免发生乳头皲裂。对于乳头已经皲裂者,可在产妇乳头上涂抗菌药物,但哺喂前务必清洗干净。
1.2.5对患者给予其他护理干预
吸乳器吸乳:对于有吸乳汁需求的患者,可采用吸乳器为患者进行抽吸乳汁工作,这样可促进乳汁的排出,保持乳腺管的畅通,有效避免乳房胀痛,同时也可促进患者乳汁分泌。
饮食疗法干预:产后患者身体亏虚,饮食搭配要合理,可选用温补性食物食用,不仅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与排出,同时可缓解产妇乳房胀痛[6]。忌食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浓汤,防止乳汁黏稠堵塞乳腺管,加重乳房胀痛的程度。
1.3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两组产妇发生乳房胀痛的例数、乳房胀痛的消失时间,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对乳房胀痛的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通过本科室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
1.4数据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的例数少,疼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乳房胀痛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容易增加产妇对哺乳的恐惧心理,对产妇身心造成伤害,同时会造成新生儿吸吮困难,阻碍母乳喂养的成功,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乳房胀痛可发生在产妇整个哺乳期间,发展严重者影响产妇情志,妨碍产妇与宝宝的互动及感情培养。故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是预防乳房胀痛防治的关键,首先护理人员在产妇住院期间对产妇进行科学的健康宣教,使产妇了解乳房胀痛形成原因以及日常注意事项。指导产妇合理膳食,保证供需平衡。并告知产妇有关母乳喂养健康知识,使产妇正确并科学认识母乳喂养,切勿听信谣言。发生胀痛者给予患者冷敷以及按摩等方法干预,显著缓解患者的乳房胀痛情况。同时在院期间护理人员帮助产妇与孩子建立良好互动,帮助新生儿进行乳头的含接及母乳吸吮,促进建立良性母婴关系[7]。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母婴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多方面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乳房胀痛发生例数少、胀痛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工作可明显减少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及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提高乳房胀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肖乐乐,徐玲芬,付国东,等.卷心菜叶在产后乳房胀痛中应用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1):2430.
[2]顾宏梅,沈美云,黄海燕,等.早期穴位按摩配合电动吸乳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872-874.
[3]张岩,陈晓,侯海燕,等.哺乳综合护理对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10):805-806.
[4]张瑛.优质护理干预在67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8,5(15):28-29.
[5]洪瑶.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在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78-79.
[6]罗红梅,杨素琴.用康复综合治疗仪对Ⅱ度、Ⅲ度乳房胀痛产妇进行乳房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3):160-161.
[7]周献平.早期定期乳房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0):75-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