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理念在脑膜瘤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脑膜瘤手术患者均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2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之中1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常规护理;余下1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规范化护理理念。经干预和评测剖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有更低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膜瘤手术围术期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理念,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理念;脑膜瘤;围术期;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吕文彩.规范化护理理念应用于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49-350.
0引言
脑膜瘤是一种临床肿瘤疾病,发生率较高,属于良性病变。在目前,其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在临床上主要开展手术疗法[1]。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恢复意义重大,患者预后效果除了与手术效果有关,还与围术期护理干预存在联系[2-3]。因此针对脑膜瘤围术期患者,临床上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我院就规范化护理理念应用在脑膜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脑膜瘤手术患者均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2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之中1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常规护理;余下1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规范化护理理念。参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53.12±0.15)岁。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为37~71岁,平均(54.02±0.21)岁。纳入对象的信息资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1.2方法
参照组施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指标,并对患者病房予以清洁,做好药物指导等。观察组施予规范化护理理念,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头部肿瘤对患者头部造成压迫、引起头疼等症状,可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不安等心理,对手术结果过于担心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对患者说明手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操作流程、手术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手术方案的认识,消除内心顾虑。同时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治疗积极性。②饮食指导。对患者饮食予以指导,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为主。通过营养支持加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为手术奠定基础。③术前准备。术前指导患者开展过敏试验、配血等常规检查,术前予以禁食禁饮,指导患者有效呼吸以及咳嗽等,防止术后呼吸不畅。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排便。女性患者生理期严禁开展手术,吸烟患者在术前1周禁烟。术前存在癫痫的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防止术中大出血。
(2)术中护理:术中选择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者头部,同时取软枕置于患者髋部、腋下、膝部,防止术后发生压疮。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予以麻醉,并留置导尿管,并予以清理。加强与患者交流,依据患者机体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负面心理。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指标,记录导尿管排出物情况等。备齐手术所需设备器械等,术前半小时遵医嘱取抗生素治疗,防止术后发生感染。
(3)术后护理:①指标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指标,如意识、瞳孔等,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等。密切了解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每隔半小时对患者生命体征等予以观察。了解患者肢体活动度,术后48 h内若患者出现不安、头疼、高血压、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情况,则汇报医师进行处理。经头部CT检查若确定患者出现血肿,则准备开展二次手术。②体位护理。患者意识尚未恢复前予以平卧,头部偏侧,保持呼吸顺畅。每2 h对患者进行1次翻身拍背。③引流护理。观察患者创口渗血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情况,记录患者引流具体情况,包括引流液性质、颜色、量等。若患者引流液排出较多且色泽鲜红,则告知医师进行处理。④癫痫护理。术前存在癫痫的患者,术后予以抗癫痫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维持患者呼吸顺畅,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出现癫痫后,需要将其衣领解开,并于臼齿间放置压舌板或开口器,防止患者伤及舌头。⑤肢体运动障碍护理。术后患者在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予以肢体活动指导,预防静脉血栓,同时佩戴弹力袜。
(4)出院指导:出院前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保持情绪愉悦,饮食以高蛋白、粗纤维、新鲜果蔬为主,并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水肿、出血、脑梗塞的发生率,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自拟调查问卷的形式汇总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持有态度,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级,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所有患者×100%,并对组间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合理挑选数据集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2检验进行检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有更低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脑膜瘤是一种临床肿瘤疾病,病灶主要位于脑膜、脑膜间隙,属于良性病变。脑膜瘤的诱因较多,包括颅外伤、病毒感染、放射性照射等[4-5]。脑膜瘤生长较慢,病情迁延,早期症状以头疼、癫痫为主,持续发展还可对患者视力、嗅觉、听觉、肢体等造成影响。针对脑膜瘤患者,临床上主要实施手术切除,围术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6-7]。
我院针对脑膜瘤围术期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结果得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有更低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规范化护理通过术前心理疏导,使患者治疗积极性提高,同时确保术前准备充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中则密切监测患者指标,并协助医师完成操作。术后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予以饮食指导、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8]。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膜瘤围术期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林雪梅.围手术期护理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7,41(5):466-467.
[2]杨华.优质护理在脑肿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8):2776-2777.
[3]张霞,刘从,吴谦.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9):1131-1133.
[4]李莎,赵冬群,张荠,等.快速康复理念在脑膜瘤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7(30):293-294.
[5]金星.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在脑肿瘤患者中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2):166-168.
[6]李冰冰.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47-148.
[7]毕波.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191-192.
[8]刘桂玲.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554-5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