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采用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130例无痛分娩产妇,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例患者,实验组6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相关麻醉指标变化的情况以及麻醉的效果。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采取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后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后的相关指标优以及麻醉的优良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采用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维持时间久、见效快,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本文引用格式:王锐.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73+80.
0引言
临床研究发现,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剧烈的疼痛不仅会导致身体的基础代谢和氧气需求量迅速增加,还会造成胎盘供血不足,产妇无法忍受其巨大的疼痛身体出现疲惫后导致分娩的时间增加[1]。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麻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临床上更多的开始应用无痛分娩,而且技术越发成熟稳定。无痛分娩保证了分娩的质量,使分娩过程顺利推进,产妇也有更好的体验[2]。目前临床上对于无痛分娩中的麻醉技术不断探索,提出了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本文将对无痛分娩中采用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130例无痛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例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26.5±2.1)岁,孕周39-41周,平均(39.5±0.5)周;实验组65例患者,年龄19-40岁,平均(27.3±1.8)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0.3)周。本次研究由院方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产妇或家属的同意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差异较小(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参与研究的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具体方法为观察宫口的开口程度,当开至3 cm时,分娩来到最活跃的时段,马上对产妇建立静脉注射通道,注入500 mL左右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3]。对照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消毒措施后,在腰椎间适当的位置进行硬膜外刺穿,然后在硬膜外腔内放置长度约为4 cm的置管,最后对产妇注入浓度为0.1%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90270;生产厂家: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效公司),第1次剂量为15 mL左右,并监测产妇的身体指标[4]。实验组产妇在才采取硬膜外刺穿后,然后将浓度为0.1%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和浓度为0.5μg/mL的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132;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混合后注入硬外膜腔,密切观察产妇的身体指标变化,若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分娩过程中每间隔1 h再加入5-8 mL混合溶液[5]。
1.3观察指标。观察产妇在麻醉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从麻醉的持续时间、见效时间以及完全阻滞时间3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麻醉的效果采用VAS评分方式进行统计,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2分为优,3-4分为良,>4分为差,优率和良率相加得到总优良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指标情况对比。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组产妇在麻醉的持续时间、见效时间以及完全阻滞时间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细内容见表1。
2.2麻醉效果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麻醉后的效果评价指标,实验组产妇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细内容见表2。
3讨论
在妇产科临床中产妇分娩过程出现疼痛现象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但如果疼痛的时间较长,会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对胎儿造成威胁[6]。所以在分娩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是及其必要的,目前麻醉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手段是硬膜外麻醉,将镇痛药物和麻醉药物混合使用后,能有效的对神经冲动起到阻滞的作用,并且避免过多的使用辅助药物,能有效的提升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妇分娩的质量[7]。目前麻醉科临床上主要是将镇痛类药物芬太尼联合麻醉药物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中,甲磺酸罗哌卡因可有效减少人体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同时阻滞神经系统的冲动,不过与给药的浓度有关系。若果浓度过低会导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离,浓度过高则会极强的阻滞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但是该药物无法阻滞内脏系统的神经,如果单独使用的话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8]。芬太尼属于人工合成的镇痛类药物,其原理是与阿片受体特异性相结合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具备了持续时间长、见效快以及副作用低等优点,与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使用后效果显著。
从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采用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实验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从麻醉的持续时间、见效时间以及完全阻滞时间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证实了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的效果较好,相较于单独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方式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在无痛分娩的过程中采用芬太尼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提升麻醉的持续时间,缩短了完全阻滞时间,同时麻醉见效迅速,麻醉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沈金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141-142.
[2]易志锋.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8):3881-3882.
[3]高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1):132-133.
[4]李小英.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麻醉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48-49.
[5]姜文莉.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J].2017,11(2):143.
[6]Svanberg K,Bendsoe N,Svanberg S,et al.Evalu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and fentanyl as additives to ropivacaine for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J].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8,34(1):41-45.
[7]冷永玲.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79-80.
[8]Xu Z,Shen F,Zhang Y,et al.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with hypobaric ropivacaine in sitting posi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hypotension in partur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J].Journal of Obstetrics&Gynaecology Research,2017,43(4):6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