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5:39: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S市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对疾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系统探讨常见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100例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并了解其知识、信念与行为状况并加以分析,对影响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知信行的因素做出分析。结果在疾病防治知识方面,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学历水平高的知晓率远远高于低学历水平的知晓率,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信念方面,农村地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正向信念合格率比城市地区高,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在行为状况方面,城市地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行为合格几率优于农村地区,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S市结核病防治知信行效果差强人意,需针对学历水平不高的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使其能够逐渐增强疾病预防意识,并持有防治行为。

关键词:肺结核;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

本文引用格式:徐胜.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11+318.

0引言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因而需加大防控结核病的力度。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和患者亲密接触人群均有较高的患病可能,所以必须注重此类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其知晓率[1]。由此可见,针对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十分有必要,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对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此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是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100例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其知识了解程度、信念以及行为状况展开调查。所有参与研究的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均为患者确诊前三个月内与其同住时间超过7天的人。其中,年龄为19-58岁,平均(44.75±0.73)岁,男女分别为60(60%)例、40(40%)例,低学历55例、高学历45例,城市40例、农村60例。

1.2方法。编制调查问卷,以S市具体状况、《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指标》等为主要参考依据[2]。其中,问卷的内容主要有信念、行为和防治知识三个维度题目,单一问题回答结果正确亦或是具备正向信念、防治行为,可获得一分,相反,不允许计分。在患者被确诊以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即可安排专业调查工作人员对问卷内容进行设计并展开调查。调查方式即面对面,由调查工作人员阅读题目,若参与调查者不理解题目应为其做出解释,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地记录,并现场对问卷进行回收。

1.3评价指标。对影响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知信行的因素进行系统与深入研究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参与研究者数据进行处理,P<0.05则代表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信念、行为和疾病防治知识三个维度题目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高学历水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低学历水平;较之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正向信念合格率更高;较之于农村地区,城市地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行为合格几率更高,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

 

3讨论

在此次研究中,结合实际调查结果了解到,绝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对于疾病诊断类别的划分并不了解,而究其原因,在医务工作开展开展防治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使接触者形成较大的误解[3]。为此,在后期知识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健康教育与知识普及方面,必须与患者及其接触者文化学历水平相互结合,贯彻并落实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教育期间,应选择使用通俗且容易理解的方式加以阐述,以保证患者与接触者都可以系统化地认知并了解结核病。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患者与密切接触者自身文化学历水平,定期组织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有效普及与肺结核疾病相关的知识与内容[4]。在教育期间,应尽量考虑患者文化程度开展分层次教育,根据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开展普及教育或者是补充教育,确保其能够对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形成系统化掌握,科学合理地引导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自主学习并掌握预防肺结核疾病的知识,尽可能降低肺结核疾病的临床传染几率[5]。在此基础上,医院还应在内部构建信息网络数据库,结合其中所涵括的患者信息资料与结果,根据其实际的文化水平,构建层次不同的QQ群以及微信群,并且采用相同教育方式,合理运用文化程度的数据信息,为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出解答,以保证患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有关肺结核的知识。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市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知信行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学历水平和区域差异。其中,学习水平越高,其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就越高,且远高于学历水平低的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P<0.05。而农村地区的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其正向信念合格率则高于城市地区,结核病防治行为合格几率比城市地区低,P<0.05。由此可见,当前S市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并不可观,仍需在后期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需求,科学合理地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以不断优化结核病防治知信行工作开展的效果。

综上所述,形成积极信念和态度的基础就是具备丰富的卫生知识与信息,进而为行为改变提供必要帮助。在改变行为方面,信念与态度就是根本的动力[6]。为此,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应学习并掌握更多与肺结核防治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认知尽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疾病的重要作用,进而科学合理地引导社会公众,以积极的态度采取防治结核病的行为,并且给予患者和周边人必要的关心。只有这样,肺结核患者才能够更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加快病情康复速度,尽量规避向周边人群传播疾病细菌。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知信行的教育工作,以免影响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单永梅.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知信行调查[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4-6.
[2]刘同祥,徐海燕,宋青.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发病及预防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130.
[3]温宁.控制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感染及预防服药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18(30):263.
[4]张家泳,丛守婧,王涛,等.中国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的Meta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6,38(10):862-868.
[5]鲍四英.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及预防的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2):136.
[6]杜雨华,江坤洪,梁成双,等.对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的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4,36(10):897-9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