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各项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晓艺.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84-285.
0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能促使其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1-2]。为了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本研究采用多样化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②知情同意;③不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④意识处于清楚状态;⑤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认知障碍;②存在免疫系统疾病;③存在神经系统疾病;④依从性低下;⑤理解能力低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15±6.18)岁,病程2年至12年,平均(6.28±2.18)年,共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79岁,平均(72.09±6.23)岁,病程1年-11年,平均病程(6.32±2.16)年,共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患者均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多样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1.2.1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以患者学习能力、文化程度为依据,采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播放PPT、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一对一健康宣教等方式来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告知患者精神压力、饮酒、吸烟以及肥胖和病情控制之间的相关性;强调加强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鼓励患者每天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进行记录,例如睡眠时间、吸烟、饮食等;告知患者糖尿病和冠心病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将患者的疾病重视度提高[3]。
1.2.2加强体质量控制指导:将标准的体质量计算方式告知患者家属,促使患者家属能对患者进行监督,帮助其将体质量保持在理想状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通过运动方式来达到减轻体质量的目的。与患者饮食生活习惯与BMI相结合,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饮食替代疗法,对患者饮食进行合理安排,将每天能量摄入总量控制在6.28J-9.231J之间;嘱咐患者经常饮用绿茶,以此来将动脉硬化延缓。
1.2.3加强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嘱咐其避免擅自更改用药方式或者增减用药剂量;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介绍冠心病与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服用方式、治疗目的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合理服用降糖药物,最大程度上将药物作用发挥出来,将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帮助患者制定规范化的服药时间表或者在手机上进行提醒,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用药进行严格监督,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2.4加强生活方式指导:嘱咐患者注意调养身心,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向患者介绍正确的情绪调节方式,嘱咐患者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嘱咐患者对生活与工作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压力过大,确保休息时间充足;嘱咐患者戒除烟酒,并鼓励其做有氧运动,运动方式包括健身气功、太极拳以及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
1.2.5加强随访干预:患者住院之后,医护人员每2周要对其行1次随访,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运动情况、饮食情况、用药情况与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并及时对其进行监督与指导,可选择邮件、QQ、微信、现场咨询以及电话随访等各种随访方式,最大程度上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加强基础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满意度与得分成正比[4]。病情管理能力:评价内容包括疾病认知、生活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症状管理、情绪管理、药物使用6项,各项总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管理能力越好[5]。
1.4统计学分析。在统计软件SPSS 20.0中录入所有数据,计量资料均经t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病情管理能力。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各项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发病、预后和患者生活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老年人为冠心病主要发病群体。糖尿病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存在一定遗传倾向。我国具有较高糖尿病发生率,且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长。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一个常见诱发因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会明显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各项病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多样性护理干预利于提高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病情管理能力。究其原因,多样性护理属于一种全面、人本化的护理模式,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病情与预后。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体质量控制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与随访干预,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实现对体质量的有效控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其能严格遵医嘱用药。
综上所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杜金儒,喻春华,李茂.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524-525.
[2]谈震,潘晓东,殷钢.交互式用药指导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中的效果及影响[J].中国药师,2018,21(11):106-109.
[3]安佩芳.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4):628-631.
[4]向琳.多样性护理对干部病房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545-546.
[5]杨洁.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4-7.
[6]林少娜.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22-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