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 200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成两组,即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为研究组(n=89)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n=111),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资料,分析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异常、吸烟、病变参照直径3mm 内、三酰甘油、高血压、靶病变长度。结论 根据可能导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预测支架内再狭窄情况。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 :张永敏 . 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3):102-103.
0引言
糖尿病患者出现冠心病的概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死亡率也相对较高。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较优,创伤较小,治疗频率较高。但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2]。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患者的情况,分析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2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成研究组(n=89)与对照组(n=111)两组。纳入标准:最低年龄为40岁、最高年龄为70岁;临床资料完整者;病情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首次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者;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精神疾病者;无沟通障碍者;无恶性肿瘤者;无不可耐受抗血小板者;无不可耐受他汀者。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协会批准开展。
1.2方法
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析置入支架情况,如前降支、靶病变长度、病变参照直径等。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主要通过SPSS软件(21.0版本)进行处理。计数与计量分别用(%)(±s)表示,且进行2、t检验,在对比中,数据有差异则表示为P<0.05。
2结果
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与病情情况等,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异常、吸烟、病变参照直径3mm内、三酰甘油、高血压、靶病变长度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详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较复杂,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两种疾病的效果,而两种疾病的出现增加患者疾病风险的危险性[3-4]。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常开展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近年来治疗使用的材料与操作技术等在不断的完善,目前支架使用材料有金属支架等。但根据临床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的发生率显示,支架置入治疗的技术与材料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其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情恢复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从患者本身情况上探究影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5-7]。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异常、吸烟、病变参照直径3mm内、三酰甘油、高血压、靶病变长度对比数据存在差异性。因此影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异常、吸烟、病变参照直径3mm内、三酰甘油、高血压、靶病变长度。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多关注存在体质指数异常、吸烟等影响因素的患者,通过危险因素的程度大致评估患者情况,采取措施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同时不断提高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技术与使用材料的合适度,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将病症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钟俊达,郭琰,李雁卓.药物洗脱支架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8,58(40):84-87.
[2]程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1):95-98.
[3]田艳丰,张冬伟,曹其栋.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8):5585-5589,5551.
[4]武云涛,田国祥,姚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与冠状动脉搭桥的远期疗效比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6):430-432.
[5]银鹏飞,孟莉,程宇彤.糖尿病血管环境中置入不同材料冠状动脉支架患者的血管重建和生物安全性指标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3):2475-2479.
[6]薛凌,张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对BNP、CRP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8):22-23.
[7]Hou X,Han W,Gan Q,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romboelastography and long-term ischemic events as gauged by the response to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Bioscience Trends,2017,11(2):209-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