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术或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术期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腹腔镜;胆道镜;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健.对比分析开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52+57.
0引言
胆总管结石是指发生于患者胆总管中下段的胆道结石,并且随着病程时间延长,结石体积逐渐增大且数量增多,容易诱发胆总管扩张,随着结石不断增多还可能累及肝总管,同时也对胆汁正常流动产生影响,容易诱发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严重时可能产生溃疡及脓毒血症,对患者健康与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本文重点分析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术或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抽取院内自2017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拟行手术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以数字法对入组病人随机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32-68岁,年龄均值(46.2±0.6)岁。对照组:包括患者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30-69岁,年龄均值(46.4±0.3)岁。两组入组对象的上述资料比较均衡度高(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接受血常规和乙肝等相关检查,并于术前4h禁食禁饮。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方案治疗,手术过程中保持头高而脚低位,采取全身麻醉,术中以4孔法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缓慢置入腹腔镜,并于腹腔镜辅助下对相关组织进行分离,充分暴露胆囊动脉,再以钛夹对其胆囊动脉夹闭,完成后对胆总管前壁进行揭开,穿刺后顺胆总管无血管区域进行纵向切开,并置入胆道镜,利用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净后于腹腔镜辅助下对胆总管及肝管进行探查,确定无残留结石后对胆道进行充分清洗,置入T型引流管,并经由右肋边缘锁骨中线将引流管穿出并妥善固定,对胆总管前壁进行缝合,腹腔常规放置引流管,彻底冲洗腹腔后缝合。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治疗,术中相关操作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于术后2周行T管胆道造影,详细观察是否存在结石残留情况,若无结石残留可于术后4-6周拔掉T型引流管。
1.3评估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围手术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切口感染、出血及结石残留等。
1.4统计学方法。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2.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胆总管结石为临床中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胆总管结石依据其来源不同,又可分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临床中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可实现患者的结石充分取尽,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康复的效果。以往治理中多采取开腹手术,传统的开腹术虽可达到良好的结石清除效果,然而该术式的缺点在于创伤较大,延缓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因此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也得以广泛的应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和常规的开腹术式相比,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能够在腹腔镜和胆道镜的辅助下更好的完成手术操作,具有微创手术的显著优势,有助于降低术中操作创伤,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得以有效控制[2-4]。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在腹腔镜结合胆道术手术中,通过胆道镜实施胆总管结石的探查,有助于减少对于患者胆道和十二指肠乳头产生的刺激,并且能够使术者更加直观的观察胆管内结石情况和黏膜水肿情况,因此有利于降低术中操作刺激,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也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与之相比传统的开腹术式中需要应用硬质探条实施胆总管探查,该操作也会对患者胆道和十二指肠乳头等产生较大刺激和损伤,并且也延迟了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时间。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围手术期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方案,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由于手术操作将导致其盆腔和腹腔的黏连性进一步提升,因而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术者需特别谨慎的操作来降低手术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5]。
综上所述,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邱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109-111.
[2]徐成业.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8):63+66.
[3]杨炜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104-106.
[4]陈智敏,汪昱,徐建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9(6):83-85.
[5]马伯恒,沙德胜,袁小兵.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5):6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