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比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09:08: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各53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均可起到控制血糖效果,其中阿卡波糖对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好,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本文引用格式:邓凯.对比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15.

0引言

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今人们对其的认识逐渐加深,了解到良好控制血糖水平不仅需要维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还需借助降糖药物治疗,而选择何种药物可获得稳定可靠的降糖效果成为研究重点[1]。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属于临床常见的降糖药物,使用后可有效改善血糖浓度,避免疾病持续发展[2]。为此,本次研究对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各53例,均经临床检测确诊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3]。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86±3.12)岁,病程2年至11年,平均病程(5.64±2.03)年;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在3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8±3.24)岁,病程2年至11年,平均病程(5.59±2.01)年;排除甲状腺疾病史患者及严重新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每天1次,每次500mg,晚餐服用,依据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进行用药剂量调整,若无明显改善,可增加为每天2次,每次500mg,但每日剂量需控制在2000mg内。用药3个月,此期间加强饮食管理及运动指导。

1.2.2观察组

给予阿卡波糖片治疗,先给予每天3次,每次50mg剂量口服,依据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进行用药剂量调整,若无明显改善,可增加为每天3次,每次100mg,必要时可增加至每次200mg,用药3个月,此期间加强饮食管理及运动指导。

1.3观察指标

测定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输入到SPSS 17.0软件中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高,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属于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若血糖异常持续时间过长则易引起诸多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可靠治疗方法的研究[4]。虽然一般情况下患者血糖稳定无需药物治疗,仅需科学饮食及运动即可,但部分患者血糖异常,饮食及运动控制效果不佳,此时应给予药物控制。二甲双胍作为常见的降糖药物,其可通过增加外周的葡萄糖利用,改善外周的葡萄糖代谢起到降糖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的血糖耐受性,确保降低血糖水平,而且持续作用时间长[5]。阿卡波糖也属于有效的降糖药物,其可减少葡萄糖生成和吸收,并可增强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确保控制良好的降糖效果,尤其可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异常波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单纯采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均可起到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其中阿卡波糖可进一步降低餐后2h血糖,对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利于稳定病情。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选择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均为有效方案,相对二甲双胍,采用阿卡波糖治疗降糖效果更加全面,更利于病情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丽萍,赵红玲,张雪坤.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2017,37(1):207-208.
[2]赵珊珊,张焱,刘阔,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比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2):67-72.
[3]张丽菊,李为民.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药师,2017,20(2):284-286.
[4]李建国,王军,张福兴.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0):110-111.
[5]王映琴,谢亚莉.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2):3453-34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