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调查成分献血者体检、初筛不合格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3643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统计体检、初筛不合格原因。结果3643名成分献血者,征询、体检不合格者81人,不合格率为2.22%;初筛不合格者360人,不合格率为9.88%。血管条件差、血压异常及间隔期未满是征询、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构成比分别为27.16%、19.75%、17.28%。乳糜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白细胞异常、红细胞压积不合格是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构成比分别为45.00%、16.94%、16.11%、8.61%。结论成分献血者体检、初筛不合格率较高,应根据相关原因采取干预策略,倡导献血者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以不断提高成分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合格率。
关键词:成分献血;体检;初筛
本文引用格式:谭虹.成分献血者体检、初筛不合格的相关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09+213.
0引言
近年来临床对于单采血小板的需求呈逐年增长,但因捐献耗时及献血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目前各大血液中心固定成分献血者数量仍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1]。随着《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新规定的实施,单采血小板的献血间隔由之前的4周变为不少于2周,1年内不超过24次,使得单采血小板的供应情况有所好转,但献血者成分献血者初筛不合格比例始终处于较高水平[2-3]。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献血者体检、初筛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到其中具体原因,为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提供指导,以不断提高成分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合格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献血者3643名。
1.2试剂与仪器。干式生化分析仪(PLS型,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血细胞计数仪(RX-21型,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低速离心机(TO24WS型,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抗A血型、抗B血型定型试剂(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3方法。参照《献血者健康检查需求》对拟接受成分献血的献血者开展健康征询及体检、初筛等,体检主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身高、体重、心肺功能等项目,初筛主要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血型、HBsAg、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乳糜血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征询、体检不合格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献血者3643名,其中71人征询、体检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22%(81/3643);360人初筛不合格,不合格率为9.88%(360/3643),见表1、2。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成分献血者征询、体检不合格的原因中,血管条件差居首位,占比27.16%,这可能是因为单采不仅时间同时还需要进行还输,相比全血捐献对于静脉条件有着更高要求,以保证采集顺利。对于血管直径较小或组织弹性较差的献血者,可视情况建议其进行全血捐献,以尽量减少献血者的流失。其次为血压异常,占比19.75%,主要为年龄偏大或体重偏高的男性献血者,由于血压较高而只能延缓献血计划者,建议其低盐饮食、戒烟戒酒,并加强锻炼以使体重减轻、血压降低[4]。
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中,以乳糜血为主,占比45.00%,主要出现在中年男性人群,对于轻度症状者建议喝茶,以加速代谢,并于采集前再次进行抽血化验,确保合格后再进行采集;对于中重度症状者,建议其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于献血前1-2 d后需清淡、低脂饮食。其次为ALT,占16.94%,导致该指标增高除疾病原因外,饮酒、服药及疲劳等因素也需引起重视[5]。对于拟献血者应做好献血前教育,告知献血前24 h避免饮酒,尽量避免服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等。WBC异常者占16.11%,包括WBC增高与WBC降低,感染、炎症或剧烈运动等均可能导致WBC增高,应暂缓献血计划;而服药、病毒感染等原因可能导致WBC降低,应明确原因,应暂缓献血计划[6]。HCT及Hb不合格都主要出现于女性,可能与女性周期性失血有关,建议献血者在日常饮食中注重补铁,多食瘦肉、蛋黄等食物,同时适当将献血间隔延长。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铁剂,以促进血红蛋白恢复[7]。
近年来,临床对于血小板的需求呈逐年增长,对成分献血者的招募有着很大难度,在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同时,更应重视成分献血者的保留工作[8]。不仅要为献血者创造温馨、周到的服务,还应尽量减少由于体检、初筛不合格而导致成分献血者的流失。在和献血者沟通时,要加强献血知识及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献血者认知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平衡饮食、调节情绪、规律运动等[9]。在献血前相关检查中发现任一不适合献血的情况,无论是出于对献血者健康的着想还是从提高体检、初筛效率出发,都应详细告知献血者具体原因及解决办法,在取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后,予以定期回访、追踪,予以合理建议,帮助献血者养成正确健康意识,促进其养成健康生活行为,同时重视成分献血者保留工作的开展[10-11]。
参考文献
[1]张庆武,王海弘,肖玉华,等.潍坊市血站全血献血者向成分献血者转换的现状与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83-583.
[2]黎世杰,冯凡凡,陈锦艳,等.2010~2015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现状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8,20(5):457-462.
[3]孙辙.宜昌市中心血站成分献血工作现状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s1):24-24.
[4]叶俊,冯晴,孔福仙,等.杭州“7·5”公交纵火爆炸案后成分献血策略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6):698-700.
[5]许爱琴,詹霞华,佘淼,等.从固定全血献血者中招募单采成分捐献者不合格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3):262-263.
[6]林彩霞,孔福仙,冯晴,等.健康教育对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8,40(14):106-107.
[7]杜荣松,郑优荣,王淏,等.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原因分析[J].现代医院,2018,18(4):24-26.
[8]吴中秀,吴乾波,郭倍婕.成份献血初筛不合格者告知保留的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186-2187.
[9]蔡莉,冯晨晨,殷晶晶.南京地区成分献血者现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8):842-844.
[10]林彩霞,孔福仙,冯晴,等.健康教育对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8,v.40(14):106-107.
[11]盛琦,李春燕,沈卓岚.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原因与献血者宣传招募方式的初探[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6):699-7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