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0:21: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方剂柴胡疏肝汤联合平胃散应用于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西医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方剂柴胡疏肝汤联合平胃散,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防止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胃脘痛;柴胡疏肝汤;平胃散;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冷巧霞.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75+178.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胃脘痛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肠胃疾病。胃脘痛指的是上腹部位胃脘处疼痛为主的症状,俗称胃痛西医认为胃脘痛病因是由于细菌,毒素等引起感染,中医则认为胃脘痛的病因是由于饮食不当,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着不同的疗效[1-3]。在本文中,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采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展开以下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胃脘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和平胃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4,年龄分布21-43岁,平均(32.17±11.64)岁,观察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分布23-42岁,平均(32.52±9.85)岁。两组患者的均符合《中医医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相关内容,患者及家属均签订本次研究同意书,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临床药物治疗,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国药准字号:H20020330)联合法莫替丁(国药准字号:H44021617),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次10 mg,1次/d,连续服用4周,法莫替丁1次20 mg,2次/d,连续服用1周。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进行治疗,采用陈皮20 g,苍术15 g,白芍药15 g,厚朴15 g,枳壳15 g,川穹15 g,柴胡15 g,甘草10 g,香附10 g,以上药物在进行水煎之后服用,1剂/天,分两次温服,最少服用2周,同时应叮嘱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因为刺激性食物会影响中药的药效。

1.3疗效标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效:症状无变化。有效:部分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17.543,P=0.001)。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胃脘痛逐渐普遍成一种临床常见病[4]。此病发展迅速,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该病多数是由于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后,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导致了胃脘痛的发生。西医在诊断胃脘痛的判定标准是患者在胃脘位置出现疼痛,并伴有胃酸,反胃呕吐等症状,目前西医在治疗胃脘痛时,主要针对改善胃脘痛的症状,同时将胃粘膜的炎症进行缓和,将患者的胃酸进行提取检测,处于较高的酸度。关于胃脘痛,早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但当时医学家对此病的病症,病因病机的认知不同,所以此病的病名也有多种记载,因此,胃脘痛常与“心胃痛”“心腹痛”等混称[5-6]。中医在诊断胃脘痛时,大体将胃脘痛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患者胃脘痛感强烈,食欲不振,当在温暖环境中时,痛感会适当降低,第二类患者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胃脘痛,痛感强烈,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呕吐物及排泄物伴有腐烂味道,第三类患者胃脘部及肋部感到疼痛,心情烦闷时,痛感更为明显,多为肝气犯胃。

针对胃脘痛的治疗,可采用中医方剂,将胃脘疼痛进行有效改善,且药剂对于肝气郁结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避免疼痛加剧,此药方药物的共同作用下,可将药效充分发挥,调气健脾,活血行气,有效止痛,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回归工作与日常生活当中。

\

 
在唐瑜之,李玖洪[7]的研究中,表示了胃脘痛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脾胃湿热,后导致胃脘痛的发生,研究表明,对于胃脘痛,采用中药疗法,可有效将胃脘痛根治,且不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针对胃脘痛,采用中药治疗方式,有效避免了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危害降到了最低,更是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了最低,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可以早日回归工作与日常生活。由此可见,对于胃脘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安刚.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180-181.
[2]马明玉.温胆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09-110.
[3]林城波,郑丽玲,林壮盛.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3):45-46.
[4]龚学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9):93-95.
[5]姜德友,王得力.胃脘痛源流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8):226-228.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3):1166-1170.
[7]唐瑜之,李玖洪.论湿热与胃脘痛[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80-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5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