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0 13:35: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于不同时机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到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16例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将116例老年患者分成两组,将发病3 d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发病3 d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分析不同的治疗时机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D:“与CD4水平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CD5与CD4水平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较少, 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于不同时机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发现患者于发病3 d内进行治疗,可使免疫功能尽快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免疫功能

0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胆囊炎症表现,患者常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为典型临床症状表现,还会有明显的触痛感以及腹肌强直症状表现,且临床大多数患者还合并有胆囊结石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产生,另外疾病后期还会有发热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针对急性胆囊炎常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主治方式,但有关于不同时机治疗的疗效研究甚少,在这方面没有过多的说明[2]。本文针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于不同时机实施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到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16例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将116例老年患者分成两组,将发病3 d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发病3 d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包括26例女和34例男,年龄56~82岁,平均(64.2±4.6)岁,对照组包括24例女和32例男,患者的年龄57~81岁,平均(64.7±4.9)岁。两组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研究。研究排除: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患者,神志不清者,语言功能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于发病3 d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试验组:于发病3 d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两组患者都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仰卧于手术台,给予全身麻醉处理。使用腹腔镜分别于患者的脐上、右肋与锁骨间、右肋与腋前线间、剑突下进行开孔,分别进行气腹建立与腹腔镜和套管的放置、置管与胆囊取出、置入套管和引流、缝合[3]。对于胆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的患者,应将胆囊分离后,再实施切除操作。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1.3疗效标准

分别于手术前与手术后检测患者体内CD+与CD+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情况,并记录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及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将治疗前后免疫指标与手术指标用t和(±s)进行检验及表示,将术后并发症情况用卡方和(%)进行检验及表示,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对比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与CD4+水平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与CD4+水平有所下降,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试验组产生并发症5例,占8.3%,对照组产生并发症13例,占23.2%,两组并发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疾病,于老年人群中最为多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胆囊很容易遭受细菌入侵,从而引发感染或产生结石,进而发展为胆囊炎[4]。临床对患者的检查一般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实验室检查一般可见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转氨酶异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影像学检查中B超一般是对患者进行快速简便且无创伤的检查方式,常可见患者胆囊壁增厚,轮廓模糊,回声较低,出现雾状散在的回声光点等,X线检查则可见化脓性胆囊炎以及胆囊积液,还会有肿大的胆囊以及炎性组织包块阴影,CT检查时则可以对老年急性胆囊炎且具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发症状一般可见胆囊炎伴胆囊管持续阻塞时发生的胆囊积脓与积水,此外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穿孔以及局部穿孔例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空肠瘘等。

临床对于患者的治疗一般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前需要常规禁食禁饮,并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予以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治疗的指征一般以胆囊炎急性发作且伴有严重的胆道感染以及出现胆囊坏疽性炎症、积脓、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常可见胆囊切除术以及胆囊造瘘术,但若患者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胆囊继续受到破坏,从而产生化脓或穿孔等现象,就会使得胆囊炎病情加重,或演变为腹膜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

国外Paige JT等学者的报道中对发病2 d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展开研究,发现于2 d内进行手术的患者,胆囊周围的组织相对稀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使得手术操作更为方便,减少手术时间[6]。发病后时间越长,机体胆囊组织更容易发生充血现象,产生水肿,肌肉紧张,使得胆囊更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加大手术难度[7]。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3 d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用时更少,而且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少。

CD3+与CD4+水平作为主要的免疫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但由于手术过程较长,对患者机体的伤害较大,使得体内的T细胞受到损伤,造成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8]。本文的研究中,治疗前两组CD3+与CD4+水平相差不大,但治疗后CD3+与CD4+水平有所下降,但试验组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中试验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加快手术的进程,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3 d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使免疫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良,许明友,杨先芬.老年急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影响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4):721-724.
[2]曾俊,邱振雄,司自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开展时机对急性胆囊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2(15):42-44.
[3]Karen L,Carr Faith E,Johnson Charbel A,et al.Effects of p6 stimulation o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J].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cs,2015,30(2):143-150.
[4]周健,高淳,唐学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23):3561-3563.
[5]赵向东.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J].包头医学,2019,11(1):19-21.
[6]Paige JT,Yu Q,Hunt JP,et al.Thinking it through:mental rehearsal and performance on 2 types of laparoscopie cholecystectomy simulators[J].J Surg Educ,2015,72(4):740-748.
[7]徐福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79-80.
[8]赵殿兵.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时机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3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5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