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开展全身麻醉的30例设为A组,将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开展全身麻醉的30例设为B组,对比麻醉效果。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咪达唑仑;全麻;腹腔镜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田微微.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09-210.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腹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腹腔镜外科手术在各类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当前临床上针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多给予全身麻醉,但不同的麻醉方案其麻醉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也有所不同[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开展全身麻醉的30例设为A组,将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开展全身麻醉的30例设为B组,A组患者年龄介于13-76岁之间,平均(37.15±10.11)岁,体重介于52-74kg,平均体重为(58.32±5.03)kg;当中4例为子宫肌瘤,19为卵巢囊肿,1例为输卵管输积水,3例为异位妊娠,盆腔肿物3例;B组患者年龄介于12-75岁之间,平均(38.21±9.01)岁,体重介于53-75kg,平均体重为(59.04±5.54)kg;当中3例为子宫肌瘤,19卵巢囊肿,1例输卵管积水,4例为异位妊娠,3例为盆腔肿物;所有入选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肺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入选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病病史。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且所有患者及家属于均已签字认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显示P>0.05,可进行下一步对比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8h开始禁食、禁饮,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后,为其开放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及吸氧,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全麻,方法为:取0.5-1g/kg瑞芬太尼,丙泊酚1.5-2.5mg/kg,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入进行麻醉诱导,再取瑞芬太尼0.1-1g/kg.min-1与4~12mg/kg.h丙泊酚静脉微量泵泵注进行麻醉维持。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全身麻醉,具体为:取0.1-0.15mg/kg咪达唑仑,0.5-1g/kg瑞芬太尼,丙泊酚1.5-2.5mg/kg,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入开始麻醉诱,再取瑞芬太尼0.1-1g/kg.min-1与4~12mg/kg.h丙泊酚静脉微量泵泵注进行麻醉维持;两组患均于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之后,取气管导管经喉镜插入气管内部,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呼吸音,确认双肺呼吸音清、对称后用胶布固定,连接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控制呼吸,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开展腹腔镜手术,术中可适当追加20~40mg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则依据手术时间及术中需要间断性给予,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心率低于50次/min则取0.25-0.5mg阿托品以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将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若患者血压下降到低于基值的25%~30%,则取6mg麻黄碱静脉注射,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手术结束后(T2)以及完全苏醒时(T3)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镇静效果达到满意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研究得的全部资料与数据纳入至SPSS 20.0软件中进行统一分析与处理,当中的计量资料现以%表示,用2开展检验,计数资料现以(±s)表示,采用T开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平均动脉压
T1时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T2、T3时,B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明显。见表1。
2.2对比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镇静效果达到满意时间
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2.01±0.52)min、术后完全苏醒时间(3.23±1.48)min以及镇静效果达到满意时间(9.85±1.59)min均明显低于A组的(2.91±0.49)min、(6.03±1.21)min以及(13.57±2.15)min,P<0.05,差异明显。
3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会对患者的迷走神经产生刺激,导致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发生改变的,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治疗效果,就必需要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实施麻醉[2]。丙泊酚是临床最为常用的一类镇静麻醉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可以让患者术后更快苏醒,且药物不会大量蓄积于患者体内,但单独使用该药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功能产生影响,镇痛效果局限性较大,故临床多将其与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3]。瑞芬太尼属于超短效性麻醉镇痛类药物,镇痛作用明显,且对患者循环、心血管以及呼吸等系统功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与丙泊酚联合开展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丙泊酚的使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咪达唑仑则属于抗惊厥药物,具备较好的催眠与镇静效果,药物起效快,且药效持续时间非常短;此外咪达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进入机体后可与中枢神经系统当中的γ-氨基酸受体产生作用,在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相关研究显示咪达唑仑可以提升患者的术中遗忘率,且对其循环与呼吸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更不易影响患者的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功能,故使用该药物麻醉的手术风险更小,因此,将该药与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对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开展全身麻醉,可取得非常理想的麻醉深度[4-5]。本次研究显示,B组患者T2、T3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镇静效果达到满意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表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联合运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以及小剂量咪达唑仑开展全身麻醉,麻醉深度十分理想,可以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实施全身麻醉效果理想,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卿小莉.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0):37-39.
[2]黄贻勇,李敏.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9):39+42.
[3]马彦利.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1):4006-4007.
[4]赵映辉.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及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比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05):62-64.
[5]张青.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在非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59-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