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行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分为研究组(n=33)和参照组(n=33)。参照组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行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10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比参照组明显,组间对比P<0.05。②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反流性食管炎
本文引用格式:赵玉花.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11+113.
0引言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出现功能失调,造成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进入了食管,导致食管粘膜炎出现异常。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的变化,患病人数上升,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6例进行分析,评定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时的效果[1]。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将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为研究组33例,参照组33例。纳入依据:
①在胃镜的检查下,具有明显的临床特点;②病程时间超过6个月;③对药物没有过敏反应;④实验前一个月内没有服用任何的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排除依据:①进行过食管或者胃部手术的患者;②患有严重的心肝肾障碍;③胃十二指肠溃疡;④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障碍影响了吞咽。其中参照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从31-67岁,平均(45.55±8.22)岁,病程在1-4年,通过胃内镜检查洛杉矶分级:5例A级,8例B级,9例C级,11例D级;研究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从34-68岁,平均(46.01±8.88)岁,病程在1.5-3.8年,通过胃内镜检查洛杉矶分级:6例A级,10例B级,10例C级,7例D级,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生活作息尽可能的规律。参照组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68)和多潘立酮片(吉林省汇达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77)治疗,每天口服2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多潘立酮片每日口服3次,每次10 mg。研究组行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80)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埃索美拉唑每天服用1次,每次30 mg,多潘立酮片每天服用3次,每次同样10 mg。两组患者的疗程都为10周。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0软件处理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分值,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判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通过表1数据可知,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比参照组明显,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
2.2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2数据证实,研究组总有效率84.85%高于参照组63.63%,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管粘膜损伤的慢性炎症,容易复发,且难以完全治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其发病原理为:胃排空延缓对食管反流有一定的促进功效,食道粘膜的完整性对反流物有着保护的功效,当保护屏障被损坏之后,会导致粘膜溃疡、糜烂等现象产生;食道也会出现蠕动功能障碍,容量廓清大幅度的减少,造成了酸性物质排空延迟,变成了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抵抗反流屏障障碍,例如食管下括约肌出现了异常。所以治疗上,以减少胃食管反流、改变反流液的酸度、提高食管清除能力和保护能力等。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2],能够加快食道的清除力,尽可能的减少维酸等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破坏与刺激。埃索美拉挫作为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与奥美拉挫进行对比发现,其抑制酸的能力更强,具有长时间功效,加快食管粘膜愈合[3]。在阻止酸的同时,提高下段食管的蠕动和食管括约肌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多潘立酮属于外部多巴胺受体的阻塞剂,对胃肠壁起直接作用,提高了下段食管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加快胃肠蠕动。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比参照组明显,且治疗10周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4.85%高于参照组63.63%,组间对比P<0.05。说明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能够增强抗反流屏障,减少胃酸等刺激物的影响[4]。
综合以上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能够减缓患者胃反流的情况,有助于胃排空,减轻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罗文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45-146.
[2]李孟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8,16(11):103-104.
[3]刘京娜.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8):28-29.
[4]沈丽新,冯珍,肖炜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27-2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