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川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符合情况,修正实际发病率,掌握乙肝真实流行特征,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国家诊断标准对网络报告乙肝病例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分组比较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共复核乙肝确诊病例394例,总体诊断符合率为49.24%(194/394)。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05),导致诊断不符合标准的首要原因是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84.00%)。结论乙肝诊断符合率过低,现有发病率不能真正代表本区的实际发病水平,应加强开展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传染病诊断报告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质量。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调查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郑伟,张世勇,杨纶砥,等.重庆市南川区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质量调查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82-383.
0引言
自2004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及时性、灵敏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一些医疗机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标准把握不严,导致乙肝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乙肝报告发病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1]。近几年,南川区乙肝的发病率列于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报告发病率一直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为更好地了解南川区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质量,2018年7月开展了全区范围内乙肝诊断符合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8年1-6月南川区网络报告的乙肝病例个案信息,将所有病例信息及报告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
1.2调查方法。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报告的394例乙肝确诊病例信息根据《乙肝诊断标准(WS299-2008)》[2]进行复核,分别到14家医疗机现场查阅门诊日志、医院出入院登记表、住院日志、乙肝报告卡以及乙肝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单,复核报告病例临床分类,统计诊断符合率并分组比较。通过与医院管理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医院基本情况、实验室能力、工作现状等。
1.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双侧)。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涉及14家医疗机构(其中1家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5家一级医院)共394例病例,其中男241例,女153例;平均年龄46.79岁,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13岁。
2.2乙肝病例报告现状。《乙肝诊断标准(WS299-2008)》中乙肝病例分类为确诊病例(即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但调查数据中出现临床诊断病例1例,占总数的0.25%。另外,在乙肝急慢性判定中,实验室诊断急性病例仅占总数的29.70%,详见表1。
2.3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本次调查的14家医院只有1家不能开展乙肝五项外,其余13家都能开展乙肝五项,ALT检测;只有1家医院能开展肝组织活检;14家医院均不能开展-抗HBcIgM检测,116例急性实验室确诊病例均未开展抗HBcIgM实验室检测。
2.4乙肝诊断符合情况。394例乙肝病例中,诊断符合《乙肝诊断标准(WS299-2008)》194例,诊断符合率49.24%(194/394);诊断不符合200例,不符合率50.76%(200/394),不同等级医院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05),详见表2。
2.5南川区2018年乙肝发病率与2017年同期比较。2018年南川区乙肝发病率为23.02/十万,与2017年相比下降74.38%。
2.6诊断不符合原因分析。不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中,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168例,占84.00%;乙肝肝硬化病例判定为乙肝病例18例,占9.00%;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判定为乙肝病例3例,占1.50%;判断依据不足病例9例,占4.50%;误判断病例2例(将丙肝错报为乙肝),占1.00%。14家医疗机构,有11家医院存在诊断不符,其中有11家医院(占78.57%)将乙肝病原携带者报告为乙肝患者,4家医院(占28.57%)将乙肝肝硬化病例和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判定为乙肝病例,2家医院(占14.29%)将诊断依据不足的病例报告为乙肝病例,1家机构(占7.14%)将非乙肝病例(将丙肝错报为乙肝)报告为乙肝病例。
3讨论
乙肝报告发病数据来源于网络报告乙肝病例,乙肝发病率除取决于发病水平,也受医疗机构诊断报告质量等因素影响[3]。本次调查证实南川区乙肝疫情报告质量不高,存在较高的误诊情况,误诊率为50.76%,高于浙江、青海等地调查数据[3-4]。针对病原携带者的误报,国家在《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中明确,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慢性乙肝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携带者,不需要报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南川区乙肝病例诊断质量及其报告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病例诊断不准确,报告确诊病例中混有许多病原携带者和无证据判定病例,两者合计占实验室不符合病例总数的88.50%(177/200)。
本次调查中仅1.00%的调查病例属于医疗机构错报,均为丙肝错报为乙肝,以综合医院为主,推测与综合医院报告工作量大,医生工作差错有关[5]。传染病的诊断符合已经成为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本区报告的乙肝发病数与实际严重不符,无法反映乙肝的发病趋势和流行规律,也不能作为制定和实施防制措施的科学依据。为提高乙肝的诊断符合率,建议[6-7]:①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监督执法,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等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对存在传染病漏报、瞒报、谎报等情况的医疗机构,依法进行查处;②应加强临床医生业务培训,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③各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临床医生和防保科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质量;④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人员的审核管理工作,及时对传染病病例进行查重、剔重。⑤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抗-HBcIgM和HBV.DNA检测率,助力乙肝病例诊断能力和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郭永豪,吕宛玉,杨建辉,等.河南省2012-2016年乙型肝炎监测试点数据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4):500-504.
[2]付志智,唐振柱,韩姗珊,等.广西地区乙肝、丙肝、肺结核、梅毒诊断符合率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5):821-823.
[3]刘生海.2015年大通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诊断准确性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04-211.
[4]周洋,何寒青,邓璇,等.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报告质量分析[J].预防医学,2017,29(9):865-868.
[5]林燕,卢冉,李真晖,等.2016-2017年云南省部分法定传染病诊断质量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18(12):504-506.
[6]马俊.长丰县2014年10家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数据质量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6,22(2):134-136.
[7]金莞尔,来时明,占炳东,等.浙江省衢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6):2797-27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