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10:06: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样本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样本对象:73例剖宫产产妇。采用数字盲选法,将样本对象分为Ⅰ组(常规护理;n=37)和Ⅱ组(整体护理;n=36),对比两组SAS和SDS评分、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结果Ⅱ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比Ⅰ组低;Ⅱ组产妇产后出血、褥疮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Ⅰ组低;Ⅱ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比Ⅰ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使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整体护理;剖宫产;心理状态;并发症;疼痛程度

本文引用格式:谢云菊.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39-340.

0引言

近年,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手术特点决定了产妇术后会出现切口疼痛、感染等情况,加上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其常常会感到焦虑、抑郁,对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等产生严重影响[1]。手术结束后,采用整体护理模式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护理服务,便于产妇身心状态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等[2]。本报告选取临床病例,深入探讨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影响。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取73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盲选方式,划分为Ⅰ组37例,Ⅱ组36例。Ⅰ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21±4.22)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6例;Ⅱ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3±4.19)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两组性别、年龄、产次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可作比较。纳入标准:①单胎足月产妇;②孕周38-41W;③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药物过敏史;④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及血凝分析正常;⑤无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⑥主动配合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②有阿片类药物依赖史;③术毕麻醉平面过高;④本人或家属不愿意参与本实验。

1.2方法

Ⅰ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依据护理工作要求,监测产妇生命体征,检查尿管是否通畅,提供会阴护理,镇痛泵镇痛,抗感染等基础护理,使产妇康复。Ⅰl组实施整体护理方式,流程如下:①心理指导及健康宣教:剖宫产产妇因畏惧手术,或者在产后情感失衡,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与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在交流中,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用轻柔的语言、温暖的动作,安抚、鼓励产妇,使其在短时间内恢复。同时,将治疗方案、用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家属,便于家属支持、配合护理工作。②环境护理:定期开窗通风,对病房、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及时为产妇更换床单、被褥,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通过外部环境,使产妇时刻保持心情舒畅。③镇痛护理:为产妇及家属讲解镇痛泵使用方法,观察、评估产妇自我护理情况、撒泵状态。倘若需要使用缩宫素,提前告知产妇,使其做好心理准确,输液时,贴上暖宝宝,减轻刺激。④饮食指导:术6h指导产妇进流质食物,促其早期排气排便,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及子宫复旧,辅助产妇翻身、活动腿脚,教授其正确的母乳喂养流程、方法等。⑤创口处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处理创口,对敷料进行消毒,指导产妇咳嗽、运动等,如果创口开裂或渗血,立即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SAS标准分界值50分,分三档: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SDS标准分界值53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以上)。焦虑抑郁程度与分值成正相关。②并发症:产后出血、褥疮、盆腔静脉血栓、子宫切口撕裂。③疼痛程度:采用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4]对术后疼痛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11分,疼痛感与分值成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SAS和SDS评分、疼痛程度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2检验。结果P<0.05,证实两组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Ⅱ组SAS、SDS评分均低于Ⅰ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Ⅱ组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

 

2.3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Ⅱ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
 


3讨论

剖宫产术作为产科领域重要手术,在临床上应用普遍,其能够对难产、产科合并症等进行有效解决,挽救产妇及围产儿生命[5]。产妇行剖宫产后,常因产后出血、褥疮等术后并发症或者家属过于关心新生儿等,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6-7]。以往常规护理模式过于简单,仅为产妇提供生命体征监测、会阴护理等,导致临床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剖宫产产妇的身心诉求。现阶段,整体护理逐渐替代常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普遍。

将整体护理应用到剖宫产产妇护理工作中,除了常规护理之外,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帮助产妇克服手术前的恐惧心理及术后不良心理状态,使其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生命、新生活。环境护理能够保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提高病房舒适度,减少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产妇会面临伤口撕裂的情况,指导其半卧位以减轻切口处的张力,镇痛护理使产妇的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而饮食护理能够保证产妇顺利排气排便,尽快恢复各项身体机能等。依据整体护理工作要求,及时为产妇处理创口,能够对各类产后并发症进行杜绝,避免创口感染,缩短产妇康复出院时间,使其尽快康复,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结果显示,实施整体护理后,Ⅱ组剖宫产产妇SAS、SDS评分分别为(42.32±4.18)分、(45.71±5.18)分,明显比Ⅰ组(47.76±4.65)分、(53.96±5.77)分低;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0%,低于Ⅰ组的16.67%;Ⅱ组疼痛程度评分为(2.89±0.35)分,比Ⅰ组(4.12±0.51)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指示整体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可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使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表明整体护理可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亚,陈小格.整体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164-165.
[2]杨先艳.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63-1964.
[3]华丽莉.整体护理在A型性格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391(23):86-89.
[4]张岩.剖宫产产妇应用常规结合舒适护理的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6):1-2.
[5]冯晓梅.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7-8.
[6]高梅.整体护理对剖宫产并发假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症及心里状态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365-366.
[7]周雪凤.整体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变与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18):158-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