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在院产妇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的提高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5:1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院产妇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产妇母乳喂养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产妇,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母乳喂养教育;实验组28例,进行母乳喂养同伴指导,观察比较母乳喂养率、产妇的母乳喂养效能。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周,实验组产妇的喂养技能、内心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在院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伴指导,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产妇的母乳喂养效能。

关键词:产妇;母乳喂养;同伴指导;自我效能

本文引用格式:戴晔,卢爱琴,雷小林,等.在院产妇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的提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56-257.

0引言

对于产妇而言,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母乳喂养不仅能增强婴儿的机体抵抗力,还能拉近亲子关系,有利于产妇和婴儿进行沟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率较低,主要是错误思想认知、宣传教育有效性不够导致的[1]。为了进一步探究母乳喂养同伴指导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56例产妇进行了分组对比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产妇56例,时间段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中,年龄23-38岁,平均(30.5±6.2)岁;孕周37-41周,平均(38.8±0.6)周;合并妊娠糖尿病3例,盆粘1例,胎窘1例,低置胎盘、臀位、脐带脱垂各1例。实验组28例中,年龄23-36岁,平均(30.7±6.5)岁;孕周36-40周,平均(38.3±0.9)周;合并妊娠糖尿病2例,胎窘2例,盆粘1例,臀位、血小板减少、前置胎盘各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2],纳入标准:(1)年龄在18-40岁;(2)产前检查显示均为单胎妊娠;(3)知晓本次研究,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精神病史产妇;(2)伴有传染性疾病;(3)不宜母乳喂养的产妇等。

1.3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常规母乳喂养教育,护士采用口头传教的方式进行教育,教育内容是母乳喂养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以及乳腺炎的防治方法。同时,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及时消除恐慌、焦虑等情绪,树立正确的喂养观念。

1.3.2实验组

进行母乳喂养同伴指导。由1名支持母乳喂养、且实现自身母乳喂养的产妇,接受医护人员的专项培训,成为产妇的同伴,实施灵活的床边母乳喂养指导。要求同伴多做感受发言、经验分享,鼓励邻床产妇相互观察学习;有效宣教需根据实际情况,如选择产妇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刻,依产妇对知识接受理解的程度,指导可分次进行或一次进行[3]。需产妇掌握的内容主要有:(1)观察一次母乳喂养的过程,评估新生儿就乳的姿势。然后进行母乳喂养的体位、正确含乳技巧方法指导。促使新生儿尽早吸吮,有效吸吮。(2)重点介绍世卫组织基于大量实证研究后目前的母乳喂养建议。讲解泌乳的原理、宝宝的胃容量的发展变化。消除产妇对于产后没有奶、奶不够的担心。要求同伴和产妇积极沟通,讲自己过去和目前的经历,树立其他产妇早期母乳的喂养信心。(3)重点介绍乳制品和母乳之间的差异,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与配方奶的危害。指导产妇学会正确手挤奶的方法,在产后生理性乳房肿胀不适时自行应用,缓解不适。(4)介绍哺乳帮助相关组织、联系方式,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网络。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判定标准如下:纯母乳喂养:新生儿只吸吮母乳,除了口服补液、滴剂或维生素糖浆外,没有其他液体或固体,甚至不含水、矿物质补充剂或药品;混合喂养:新生儿食用母乳的同时,配合其他乳制品;人工喂养:新生儿只食用乳制品,不吸吮母乳。(2)产后4周,利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量表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4],分为喂养技能、内心活动2个维度、30个条目,分值在30-150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最新版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实验组母乳喂养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母乳喂养效能评分比较

产后4周,实验组产妇的喂养技能、内心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
 

3讨论

母乳哺育有助于母儿双方的健康[5],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母乳中的营养物质,可以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其中,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比例合适,生物利用率高,是最适合婴儿的食物;白细胞和免疫抗体,能帮助新生儿抵抗各种疾病;且母乳和人体体温接近,母乳的甜味,能提高婴儿的吸吮依从性[6]。更为重要的是,母婴依附、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能促使婴儿获得安全感,使母亲真正成为“母亲”[7]。可见,母乳喂养方便、经济、环保,具有诸多益处。

针对母乳喂养率低的现象,分析原因包括:①产妇及家属产前未系统学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母乳喂养的决心不够,信心不足,尤其是不知道随意添加配方奶的相关危害及风险;②产妇缺少喂养经验,家庭及周围环境支持不足,因喂养时存在困难和问题而放弃;③国家等相关部门对于配方奶违规销售的监管力度薄弱。④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因此,提高母乳喂养率成为医护人员的一个关注重点。

本次研究中,选取56例产妇分组对比,对照组实施常规母乳喂养教育,实验组进行母乳喂养同伴指导。结果显示,实验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后4周的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袁瑞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8]。

分析认为,在同伴指导过程中,一方面产妇可以掌握喂养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我效能,在缓解医院科室人力紧缺的同时,也能让其他产妇附能;另一方面能拉近产妇之间的关系,提高产妇的信任度,为临床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对在院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伴指导,能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产妇的母乳喂养效能。

参考文献

[1]严易娜,鲁晶,王清芳.同伴式健康指导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51-4652.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211-220.
[3]徐小燕.同伴教育对提高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0-220.
[4]刘晓莉.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6,2(1):70-72.
[5]Victora C G,Bahl R,Barros,Aluísio J D,et al.Breastfeeding in the 21st century:epidemiology,mechanisms,and lifelong effect[J].The Lancet,2016,387(10017):475-490.
[6]Ballard O,Morrow AL.Human milk composition:nutrients and bioactive factors[J].Pediatr Clin North Am,2013,60(1):49-74.
[7]Lothian JA.The birth of a breastfeeding baby and mother[J].J Perinat Educ,2005,14(1):42-45.
[8]袁瑞芳,马锦琪.同伴指导干预对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技术、自我效能及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3383-33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