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4:06: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36例,所有产妇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产妇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产后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妇出血率为1.5%,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产妇出血率为10.3%,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显著区别(P<0.05);同时,研究组产妇产后2h和24h两个时段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给予产妇围产期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与并发生率,并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保障产妇产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产妇;产后出血;分娩;出血量

本文引用格式:张玉石.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41,345.

0引言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胎儿出生24小时内产妇出现500mL以上的出血量即可定义为产后出血。引发这种并发症的原因有许多,例如宫缩乏力、凝血障碍等,一旦发生出血现象,就会造成产妇低血压、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威胁产妇生命健康。临床数据显示,产后出血是最有可能导致产妇死亡的一种并发症,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概率,对保证母婴安全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的136例,所有产妇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共计68例,年龄为22~33岁,平均(27.14±1.98)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38±1.15)周,经产妇21例,初产妇47例;研究组产妇共计68例,年龄为22~35岁,平均(28.27±2.0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14±1.09)周,经产妇23例,初产妇4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产次方面的数据,经过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首先,护理人员在产妇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围产期的相关知识,叮嘱产妇引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针对性的进行疏导,缓解产妇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密切检测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在进入产房时予以鼓励,降低产妇紧张和恐惧感;然后,分娩时产妇会因宫缩程度出现疼痛,对其神经内分泌造成不良的刺激,容易引起产妇与胎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因此需指导产妇正确进行宫缩运动,利用鼓励性话术给予产妇更多关怀,降低其心理压力,增强产妇对于成功分娩的信心,并观察产妇是否存在异常体征,如出现异常,需及时上报予以对症处理[2];最后,待产妇回到产房后,继续对其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情况予以观察,定时清洁病房,为产妇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指导产妇保持合理体位,提高其舒适度。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产妇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①风险评估。通过产妇的临床资料、临床指标等信息,综合性的对产妇心理状态、凝血功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分析研究产妇在围产期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而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准备相应应急方案,当产妇出现异常时,及时予以对症处理[3]。②强化产后护理。产妇分娩后极易出现出血的情况,因此,应严格遵照阴道出血量分娩时超过200mL,分娩后1小时超过100mL,分娩后2小时超过100mL的“211”原则对产妇进行监护,当其出血量异常时立即启动出血预警,并予以产妇止血处理,详细记录产妇临床数据,在产后2小时内给予产妇高度监护,当其心跳呈加快趋势,面色惨白且出现头晕现象,主动要求喝水时,应及时检查产妇子宫情况和生命体征;此外,还可根据产妇情况对其子宫予以按摩,便于淤血和血块的排出,提升其子宫收缩能力[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选取产后2h和24h两个时间段,对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经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产妇其计量资料可用“±s”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形式为P<0.05。

2实验结果

2.1两组产妇出血率和并发症的对比


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可知研究组产妇出血率为1.5%,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产妇出血率为10.3%,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显著区别(P<0.05)。详见表1。


\

 

2.2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出血量的对比

研究组产妇产后2h和24h两个时段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予其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现象,对产妇而言意义重大。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结合产妇身体素质、分娩疼痛程度等判断可能发生的危险元素,进而制定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方案,提高护理有效性和护理质量,预防出现产后出血。预见性护理综合常规护理优势,从围产期给予产妇全面护理干预,分娩前护理人员会为产妇讲解分娩技术,并提供适当的营养补给,避免产程过长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同时鼓励家属进行陪伴,给予产妇鼓励、缓解其紧张情绪,促进生产进程[5];产时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状态,如有病情变化立刻施以抢救,同时注意胎盘剥离时不要破坏产道,胎盘娩出后检查是否完整,预防因产道损伤或胎盘组织遗漏而引发产后出血;产后观测产妇出血状况和生命体征,并鼓励其母乳喂养,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对子宫收缩有促进作用,能减少出血量。全程对产妇进行有效的生理与心理护理,宣讲预防产后并发症的相关知识,提高产妇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更加重视产前检查,更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研究表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概率,并拉近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产妇在产后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低于参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关注可能引发产后出血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预见性的评估,将其因素纳入到护理干预中,从根本上给予产妇更为整体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的护理干预,在动态性的护理干预性,最大程度减少产妇产后危险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为其生命安全提供全面防护。

总而言之,应用预见性护理给予产妇围产期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与并发生率,并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保障产妇产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华.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00-102.
[2]刘彩霞,罗燕萍.心理、产程、产后护理联合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76-78.
[3]艾小娥.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33):164-166.
[4]李影.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9):188-190.
[5]孙雪丽.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6):938-9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