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1:5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在进行相同治疗后进行不同护理,比较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产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综合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张静,韦冬英.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42-243.

0引言

有关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胃病患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全世界此类菌群感染率为50%,而在我国,大约54.7%的人患有幽门螺旋杆菌,以城市人口居多,患病年龄为35岁以上约为30%,约有50%~80%老年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从生理上讲,人体有自身保护机制,胃能够通过分泌胃酸来杀死由外部进入胃内的各种有害细菌,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的作用。然而,幽门螺旋杆菌却能抵抗胃酸,不被其杀死,几乎是胃内存活的唯一有害菌类[2]。针对这种情况,这次试验我们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防治从而探讨其护理疗效,详细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析其基本资料,依照随机对照试验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人中,研究组有19例男病人,6例女病人,年龄为20~78岁,平均(34.26±3.58)岁,7例为胃溃疡病人,1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病人,4例为复合性溃疡病人;对照组中有17例男病人,8例女病人,年龄为20~78岁,平均(35.24±3.69)岁,包括10例胃溃疡病人,11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4例复合性溃疡病人。全部病人经检查后发现没有其他疾病,可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用药: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周为1个疗程[3]。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告知病人遵医嘱按时服药,随时观察其病情。研究组除此之外,还进行综合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因此类疾病病程较长,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容易产生害怕、焦急、压抑等心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多沟通,了解每个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向其讲述疾病的发病原因、过程和治疗方法,令病人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建议家属多关心病人,提升治疗依从性。也可向病人讲述此类疾病成功案例来提升病人对医生和治愈疾病的信心。

1.2.2健康宣教

病人住院后,由护理人员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如食堂、热水房和检查科室的具体位置,方便家属和病人。以亲切、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向病人讲解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依照每个病人的教育背景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传染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和家属,在平时生活中,应将病人餐具与他人隔离使用,防止感染。

1.2.3用药护理

叮嘱病人依照医嘱服药,并告知病人药物的具体用量、作用和副作用。服药过程中随时观测病人的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4]。注意皮质类激素或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的使用,此类药物会加重溃疡程度。

1.2.4饮食护理

因病人为消化溃疡,可能存在胃部出血。出血期间,为保护胃部,减轻胃肠负担,应以流食和软食为主。用药期间,以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为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应少食多餐,多吃碱性食物[5]。治疗过程中,忌烟戒酒,勿喝浓茶、咖啡或者牛奶等饮品。

1.3疗效评估

①病人治疗后应进行RUT检测[6]。若RUT为阴性,患者胃肠道等临床表现均不存在,未发现溃疡部位即为显效;若RUT为阴性,患者胃肠道等临床表现较前减轻,溃疡部位小于从前的一半即为有效;若RUT检测为阳性,患者胃肠道等症状未有变化甚至更加严重,溃疡部位为之前的50%以上即为无效;治疗后一个月复查,随时观测病人病情,若出现头晕、皮疹、头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即为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之间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溃疡有效率


结果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详细内容见表1。


\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病人均出现不良反应,但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5例,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0例,发生率为40%,两组之间差别明显,存在临床对比价值。以头晕、嗜睡、恶心、腹泻、便秘、皮疹等为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但患者上述症状轻,且能自行缓解,无需处理。

3讨论

作为消化科的多发疾病之一,消化性溃疡可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此类疾病病程较长,以腹痛、腹泻或者便秘、恶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出现的重要原因[7],因此,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关键。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比较多,西医大多以口服西药治疗。如埃索美拉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目前,大多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三联抗HP作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常规治疗方法[8],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消除炎症,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人症状,且其再次感染率很高,预后不佳。因此,不能仅依靠药物进行治疗,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改善预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这次试验中,研究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可比性(P<0.05);研究组病人胃肠道不良反应产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胃肠病,尽管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能够有效改善,但若平时生活不注意,极易二次患病,消化道症状反复出现,令病人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由于受此类疾病的折磨,病人多会产生厌烦、焦虑等消极心态,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治疗。因此,针对此类情况,护理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充分换位思考,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病人,针对每个病人受教育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令病人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治疗方式和预后效果,叮嘱病人依照医嘱服药,禁止私自调整药量和服药时间。此外,注意用药期间禁止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减少其对胃粘膜的损伤。针对病人情况,拟定合适的饮食计划,注意餐具的消毒和隔离,避免感染加重,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选择容易消化的高热量食物,减少每次食物摄入量,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因此,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人治疗时除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外,还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棠.综合护理干预在根治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2(10):31-33.
[2]王秀波,黄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3):2235-2236.
[3]寻凌福,吴智芬,江秀英.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7(9):142-144.
[4]华萍,吴海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J].河北医药,2018,4(14):24-26.
[5]包文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8,9(11):72-74.
[6]潘海燕,田萍,鲁晓婷.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7,21(19):76-78.
[7]朱永艳.综合护理干预在根治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8,29(13):32-34.
[8]徐小毛,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分析[J].健康前沿,2019,11(13):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