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MRI、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28 11:22: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加深对胰腺实性 - 假乳头状瘤(sPtP)的影像学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例 33 岁女性患 sPtP 的ct、Mri 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 sPtP 多为囊实性结构,极少为单纯囊性或单纯实性者。ct 平扫囊性成分均为低密度,大部分实质成分为低密度,少部分病灶实性成分为等密度,Mri 平扫 t1Wi 多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 呈不均质高信号,包膜在 t2Wi 呈低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不强化的囊变区分布于包膜下,增强扫描的“浮云征”及囊性部分分布特点是其典型表现。结论 本病在 ct 及 Mri 有其特征性表现,还有特殊的发病人群,ct 及 Mri 对sPtP 诊断是术前检查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磁共振成像;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石珍 , 齐景林 .Mri、ct 诊断胰腺实性 - 假乳头状瘤 1 例并文献复习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202-203.

0引言

胰腺实性 - 假乳头状 瘤(Solid Psue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大约占胰腺肿瘤的 0.9%~2.7%,年轻女性多见,高峰发病年龄为 20~30 岁 [1]。男 : 女 =1:9.5,35 岁以下患者占 84%。 Frantz 等在 1959 年首次报道,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笔者报道 1 例,以增加对 SPTP 的认识。

1临床资料

病人,女,33 岁,自觉右上腹隐痛 1 月余来院就诊,病人体温、血压、呼吸正常,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体检发现右上腹扪及肿块,并有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CT 检查示,于胰腺体尾部见高等低混杂密度灶,与胰腺实质界限不清。MRI检查,于胰腺体尾部见大小约 5.5cm×6.0cm 占位性病变,T1WI及 T2WI 压脂像呈高低混杂信号,边界清楚,边缘不甚规则, T1WI 以高信号为主,T2WI 压脂像病灶周围见低信号环。肝脏未见异常信号灶,胆管系统无扩张。所见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注射 Gd-DTPA 增强扫描后,病变以实性部分为主,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实质,病灶内见大小不等无强化区,沿包膜下分布,为囊变坏死区,包膜环状强化。手术切除行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胰腺实性 - 假乳头状瘤。

2讨论

因 SPTP 病例罕见,组织学未定论,原命名各不相同。2004 年 WHO 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其统一命名为胰腺实性 - 假乳头状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多以偶然发现腹部肿块或腹胀、腹痛就诊,或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可有压痛,疼痛多为隐痛,夜间进食可加剧并放射至腰背部。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异常。肿瘤标记物检查多在正常范围。

SPTP 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甚至可发生于胰腺以外的异位胰腺组织,如肝脏、胃肠道、腹膜后等。国内陈创奇等综合文献分析认为各部位发生率依次为胰头部 47.5%,胰尾部 26.2%,体尾部 8.2%,胰包膜和胰颈体交界处各为 3.3%,体部 1.6%,胰外 9.8%。肿瘤通常体积较大,直径范围约 2.8~16.0cm,平均在 7.0~8.0cm。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可有浅分叶,边缘清楚。病变多为囊实性结构,极少为单纯囊性或单纯实性者。CT 平扫囊性成分均为低密度,大部分实质成分为低密度,少部分病灶实性成分为等密度,囊实分界欠清楚(图 1)。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漂浮在低密度的囊性部分中,称为“浮云征”。包膜明显强化,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清楚。实性为主的肿瘤囊变区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分布于包膜下,为 SPTP 囊变坏死区分布的特异性表现。良性 SPTP 包膜均完整,恶性病变包膜可不完整,肿瘤钙化约占所有病例的 30% 左右,位于实质部或包膜,呈细线状或斑点状高密度。出血亦呈片状高密度。本例患者 CT 平扫表现为低等混杂密度,其内见少许高密度,提示少量出血。
\

SPTP 在 MRI 平扫 T1WI 与相邻胰腺实质相比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少数呈不均质高信号,T2WI 均呈不均质高信号,边界清楚,特别是在 T2WI 图像上 [1]。相关文献报道 11 例经手术证实的 SPTP,T1WI 5 例表现为均质低信号,4 例表现为不均质低信号,2 例为不均质高信号,增强扫描,8 例肿瘤实性部分呈轻中度的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实质,2 例早期不均质强化,1 例未见明显强化。病变不均质信号是肿瘤的粘液样变性、囊变、出血及坏死所致。肿瘤的渐进性强化为 SPTP 特征性表现方式 [2]。对照病理,肿瘤细胞以纤维血管结构为轴心并环绕其生长,构成假乳头状结构,排列呈网状,其间可形成血窦样结构,为肿瘤渐进性增强及延迟强化的基础 [3]。MRI 较 CT 更容易显示肿瘤陈旧性出血,通常 T1WI 呈高低混杂信号或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为含铁血黄素沉着。有些病灶可显示液 - 液平面,为瘤内出血及其他液体的同时存在,瘤内出血及囊变区分层被认为是 SPTP 的另一特征性表现 [4]。钙化MRI 表现为长 T1、短 T2WI 信号,MRI 对钙化显示不如 CT。包膜在 T1、T2WI 呈低信号,但平扫 T1WI 显示欠佳,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包膜更易在 MRI 上显示。SPTP 一般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本例病灶 T1、T2WI 呈高低混杂信号,T1WI 以高信号为主,T2WI 以低信号为主,T2WI 边界清楚,出血更易显示(图 2~4)。增强扫描不强化的囊变区分布于包膜下,表现典型。
\

SPTP 需与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粘液、浆液性囊腺瘤、囊腺癌、胰腺癌囊变及假性囊肿等鉴别。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动态增强扫描呈中等 / 明显持续性强化;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 70 岁以上女性,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薄壁囊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中央疤痕呈放射状强化;粘液性囊腺瘤:好发于 50 岁左右的女性,多发于胰腺体尾部,为边界清楚壁厚薄不均的囊性肿块,轮廓光滑、无分叶,CT 水样密度,MRI 呈长 T1、长 T2 信号,囊壁或囊内可见壳状或不规则钙化,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其内见线样分隔及结节强化;囊腺癌:单囊或多囊,囊壁厚薄不均,内壁见乳头状或结节状突起,内为水样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后囊壁及结节明显强化。囊壁可呈不连续线样或斑点状钙化;胰腺癌坏死囊变:胰腺癌生长快,中央乏血管,易产生坏死囊变, 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肿块内不规则形囊腔,内壁不规则,常见壁结节,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及壁结节不均匀强化,易累及周围组织;胰腺假性囊肿:为慢性胰腺炎后所致,壁薄而均匀且无钙化,无壁结节,呈壁厚薄均匀的环状强化。SPTP 瘤体较大且位于胰尾或起源于异位胰腺组织时,还应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如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鉴别。

SPTP 罕见,但随着高档次影像设备的不断应用,再者本病在 CT 及 MRI 有其特征性表现,还有特殊的发病人群,术前常可做出正确诊断。青年女性,胰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实囊部分相间分布,增强扫描见“浮云征”,应想到此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Ventriglia A, Manfredi R, Mehrabi S, et al. MRI features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J].Abdom Imaging,2014,36(6):1213-1220.
[2]梅继新 , 刘玲莉 , 孟亚辉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 CT 及 MRI 表现 [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24(1):93-97.
[3]黄艳 , 薛鹏 , 张斯佳 , 等 .CT、MRI 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3,10(11):647-650.
[4]王立兴 , 孔爱萍 , 吴海涛 , 等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 CT、MRI 表现及病理对照 [J]. 医疗卫生装备,2014,35(8):79-82.

《MRI、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8/2018122811233445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