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方法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文献报道,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内容、原则、制度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向各科室提供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要科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消毒供应室护士应当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并认真履行,遵守并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护理质量,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要完善并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能够认真执行、履行工作职责,保证向临床科室提供的器械、物品质量合格,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制度;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屠天普.消毒供应室护理及制度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332,334.
0引言
消毒供应室负责提供医院各科室所需要的无菌物品,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1]。消毒供应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各类这疗器械、用具、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包装、供应等各项工作,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与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危均有直接关系[2]。本文主要分析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以及制度,为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相应的依据。
1消毒供应室工作职责
(1)消毒供应室护士直接服从护士长的领导,工作内容主要有各类医疗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存、发放、管理等[3,4]。(2)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工作,避免差错。(3)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的检测,确保质量合格。(4)协助护士长进行各类所需的辅料、医疗器械的请领。(5)对消毒员进行工作指导。(6)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消毒供应室护理及制度
2.1工作区域划分原则
接触物品和空气流通都应当由洁到污,防止交叉和逆流;去污区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相对正压。
2.2去污区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全面防护,如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帽子、防水鞋、眼罩、面罩等等,且不能随意走动,以防影响其他区域[5]。(2)工作内容主要是对重复使用的各类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等。(3)清洁物的容器、传递车辆和污染物的容器、车辆应当分开使用,不能混淆。(4)在容器以及车辆等用物上面应当有相对清污标识。(5)工作人员离开该区域之前应当认真进行洗手,并更换洁净的鞋以及衣物。(6)重视并做好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职业防护制度的落实[6]。
2.3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要求采取合格的着装,戴口罩等,不要走动到其他区域。(2)检查、装配、包装、灭菌已经去污的各类物品、器具、诊疗器械,制作特殊辅料等。(3)无关工作的物品一律不得带入。(4)保持环境、物体表面、手的清洁,使其均符合国家卫生学的相关要求。(5)其他区域车辆应禁止进入,特殊情况下必须进入的,也应当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放行。(6)物品的检查包装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彻底灭菌。
2.4无菌物品存放区管理制度
(1)非无菌物品避免进入到该区,已经发出的灭菌包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返回该区[7]。(2)区域内无菌物品专人管理,无关人员免进。(3)进入该区的工作人员应当换上洁净、合格的鞋帽、着装,避免到其他区域走动。(4)做好手卫生,各种无菌物品拿取前后都应认真洗手。(5)该区物品卸载、存放的工作流程应当严格执行。(6)包装材质有效期应当认真检查。(7)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物品的发放,并保证无菌物品发放时的有效性。植入手术器械、植入物等发放之前应当严格监测微生物,保证合格[8,9]。(8)一次性无菌物品从库房领出进入该区之前应当将外包装拆除。(9)保证环境符合国家卫生学要求。
2.5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划分区域,包括辅助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域的物品流动、人员流动、气流等应当符合相关规定。(2)着装应当符合相应区域的要求,且洗手流程应当规范。(3)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重复使用物品应当已经过清洗消毒处理。(4)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5)包装前后及取放无菌物品前洗手。(6)特殊感染患者用过的器械应当严格执行特殊处理操作流程。(7)使用完污染车以及无菌车后认真清洗消毒。(8)每天对清洗用具使用后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干燥流程。(9)按照国家规范处理医疗废物。(10)各区物表、空气菌落数合格,每天空气消毒一次性无菌物品库房。
2.6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1)对消毒供应室和护士实施职业防护继续教育。(2)去污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标准、流程。(3)高温消毒灭菌操作应当戴隔热手套。(4)传染病职业损害发生后严格按照应急处理程序报告、处理。
2.7查对制度
(1)物品回收查对制度:五查,查对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数量、性能、规格、清洁情况。(2)物品包装查对制度:六查,查对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洗涤质量、性能和规格、数量、日期、签名,抢救包必须二人查对无误后签名封包。(3)消毒灭菌查对制度:装锅前查对物品规格、数量、装载方法、灭菌方法;装锅后查温度、压力、时间;下锅时查湿包、化学指示带变色情况。(4)物品发放查对制度:物品放时、发时、发后三查,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标志、签名、数量、科室六对。(5)物资出入库查对制度:五查,查对内容包括厂家批号、有效期、品名、规格、数量。
2.8去污区工作人员防护措施
(1)进行污染物的回收清点应当穿隔离衣、防水胶鞋,戴帽子、口罩、双层乳胶手套。(2)手工清洗操作还应当穿防水隔离衣,戴好防护面罩。(3)配置各类化学溶液应戴加长的能够耐酸碱腐蚀的防护手套,并戴好面罩。(4)污染的一次性锐器应当放在特制的收纳盒中进行安全处理。
2.9消毒供应室监测
(1)有专门的质量监测人员,严格执行监测技术操作规程。(2)对科室消耗用物,如清洁剂、消毒剂、包装材料等定期进行质量检查。(3)每季度检查消毒剂、监测材料的有效期,做好记录。(4)监测清洗消毒器物理参数、运转情况、主要性能参数、清洗效果等,监测纯水、软水水质,做好记录,每月抽查监测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做好记录;监测使用中消毒液浓度,并做好记录。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制度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患者的安危。因此消毒供应室应当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流程,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考核,使各项制度、流程能够彻底落到实处,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控院内感染,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晓玲,夏训敏.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143-144.
[2]张凯丽.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运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8,24(23):176-178.
[3]赵向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818-2819.
[4]韦卫.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影响[J].大医生,2017,2(03):93-94,129.
[5]冯桂莹.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02):141-142.
[6]汪艳敏,唐艳.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8):168-169.
[7]王海鹰.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171-173.
[8]徐欢欢.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288-289.
[9]肖艳平.关于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