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间负性情绪表现和护理干预需求。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20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焦虑抑郁状况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围术期;护理干预;负性情绪
本文引用格式:王义杰.调查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间负性情绪表现和护理干预需求[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98,300.
0引言
白内障在眼科中较为常见,对其常用的治疗手段便是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手术属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刺激,多数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不足,导致在手术前会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对于后期的治疗效果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预后[1]。本次研究以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负面情绪和护理需求,详细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20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为(68.5±5.8)岁,在围手术期间实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为(69.2±5.9)岁,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则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术前:(1)术前应对患者其他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方可实施手术,为保证病人眼部的清洁,护理人员可协助其使用眼药水滴眼,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2)多数患者在术前具有恐惧心理,加之周围的环境陌生,容易使患者产生一种孤独感,护士应热心地为患者介绍医院的设施、环境以及病友;(3)护理人员需要用自身具备的知识,与患者进行全面的交流,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好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4)护理人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白内障的病情、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详细地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步骤,使患者对手术具有初步的了解,对于患者的提问,护理人员要详细地解答,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5)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讲解以往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成功的信心;(6)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抽烟喝酒,合理的饮食对于手术具有重要作用,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情愉快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必要时,可让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术中:(1)实施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将患者送入对应的手术室,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核对;(2)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痛苦表情,要拉住患者的手部,对于进行适当的关节按摩,并给予患者鼓励性的语言,提高患者的耐受力。术后:(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术后指导,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尽快患者恢复;(2)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以低盐低脂的食物为主,可多食用瓜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手术刚完毕,患者应尽量保持仰卧位休息,为避免伤口裂开,患者不可做过多的头部活动,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眼部进行仔细的观察,若出现渗血等情况,需及时向医师报告;(4)若患者术后出现眼压升高或者眼内炎等情况,可适当给予患者对应的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5)手术患者视力会具有显著的恢复,患者通常较激动,极容易出现眼压升高等情况,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保持平静,避免过度激动引发其他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焦虑抑郁分别采用SAS和SD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焦虑抑郁状况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导致白内障的病因较为复杂,与外伤、遗传等因素均有联系,主要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不清,多发于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与年龄为正比关系[2]。有研究表示,白内障是导致患者眼部残疾的主要因素。患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未能引起重视,以致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3]。对该患者治疗采用手术治疗最为有效,但患者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高质量的护理手段十分必要[4]。
心理护理干预是常见的一种护理手段,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手段,使得其不良情绪得以消除,让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增强治疗信心,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预后效果较为良好[5-8]。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焦虑抑郁状况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知,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得以缓解,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老年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均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梅,贾玉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院长查询功能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155-156.
[2]吴海燕.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健康之路,2017,26(6):178.
[3]陈香帆,陈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140-141.
[4]杨淑娟,黄秋燕,周秀芬.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117-118.
[5]Guo Xiaofang.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ataract[J].Forum on Grass-roots Medicine,2017,21(9):1030-1032.
[6]鲁为凤,彭洁,曹勍,等.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3):5437-5440.
[7]Wang Yajie.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elderly diabetic cataract patients[J].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2017,15(4):230-231.
[8]华晓明.白内障围术期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满意度影响的现况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36-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