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采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方法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急诊组,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急诊组接受急诊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经过对比后,常规组与急诊组治疗前,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急诊组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统计后,发现急诊组护理满意度为94%,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2%;经过对比后,急诊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快速恢复,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昏迷;急诊护理措施;护理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支晶,黄英.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75,277.
0引言
脑出血又可被称为脑溢血,属于医院神经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临床症状较多,包括:头痛、呕吐、运动障碍、昏迷[1]。昏迷属于其中较为严重的症状类型,发病后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接受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在治疗中,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因此需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恢复提供有效帮助。本研究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其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方法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急诊组。其中,常规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5~67岁,平均(45.18±4.33)岁;急诊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3~68岁,平均(4 4.6 5±5.0 1)岁。研究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并有昏迷情况出现;②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急诊组:本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如下:①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需对患者瞳孔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当瞳孔缩小时,则表明患者仍为脑出血状态,当患者瞳孔放大时,则表明患者病情严重,需立即采取相应治疗;对患者呼吸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如有需要则可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由于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呕吐症状,因此需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性[3]。②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完成翻身,并通过变换体位的方式使患者呼吸道通畅性得到改善;对于留置导管需进行有效固定,并对患者呕吐物、尿液及大便情况进行观察,以此判断患者病情发展程度[4]。③对于昏迷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如患者上消化道无出血情况发生,则可通过鼻饲对患者进行流质食物补充[5]。④由于许多脑出血昏迷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现象,因此需采用甘露醇或利尿剂等相关药物,使患者颅内压得到降低,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6]。
1.3观察指标
(1)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Barthel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价;(2)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参考标准为:分值>90分即为非常满意,分值为60~90分即为一般满意,分值<60分即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2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急诊组抢救情况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后,常规组与急诊组治疗前,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急诊组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常规组与急诊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经过统计后,发现急诊组护理满意度为94%,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2%;经过对比后,急诊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脑出血具体指的就是非外伤所引发的脑内出血,其发病原因较多,通常多见于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破裂等[7]。脑出血具有发病急促的特点,并且该疾病急性期病死率可达到30%左右,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性很高,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情况,其抢救难度较高,但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抢救并实施有效护理,则仍有很大几率使患者生命体征得到显著改善[8]。
通过研究发现,常规组与急诊组治疗前,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急诊组FMA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后,发现急诊组护理满意度为94%,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2%;经过对比后,急诊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快速恢复,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娟.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体会[J].系统医学,2017,2(11):141-143.
[2]林辉青.急诊科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131-132.
[3]李艳华.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8):97-98.
[4]洪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110.
[5]刘改祥,刘慧.浅谈老年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治疗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12-13.
[6]李红,许志琴,孙华英.56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6):39,51.
[7]于再丽,姜同,许春波,等.对于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与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294.
[8]Munakata M,Shirakawa H,Nagayasu K,et al.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3 inhibitor Pyr3 Improves outcomes and Attenuates Astrogliosis after intraeerebral hemorrhagein mice[J].Stroke,2013,44(7):1981-1987.
[9]董观燕.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4):67-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