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2 10:21: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不同护理方法中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115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和观察组(115例,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组间差异大,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相关知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使患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得到提升,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郑辉.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33-234.

0引言

糖尿病是医院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原因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临床特征表现为血糖含量升高,是一种身体代谢性疾病类型[1]。由于该疾病容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快接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对该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7例,女性83例,年龄33~77岁,平均(55.73±5.29)岁,病程1~17年,平均(7.6±3.3)年。可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确诊;②均属于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①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建立档案记录;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的形式使患者对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全面了解;如有用药患者需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用量,并定期监测患者各项指标;通过定期现场讲座的形式对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并根据之前的患者个人档案对其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可采取定期考核方式,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统计,并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对患者采取一对一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耐心倾听患者内心地诉求,对其进行适当安慰和鼓励;还可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还可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推送,使其能够更多了解相关健康知识[2]。

②患者出院时,需对其进行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考核,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使其在出院时均能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其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对出院后的自我监测情况进行指导,使患者能够达到较高自我管理水平;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出院相关注意事项,使其能够对患者情况进行监督[3]。

③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相关指导工作,对于患者自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可定期组织糖尿病病友会,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程度,使其能够更加了解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4]。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糖尿病健康知识测试量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满意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糖尿病健康知识测试量表总分为23分,成绩>20分即为优秀,15~20为良好,成绩<15分为差,相关知识良好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测量,并统计数据。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2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相关知识良好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组间差异大,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相关知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组间差异大,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糖尿病属于国际上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属于肿瘤及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慢性疾病类型,其症状通常可表现为多饮水、多尿、多进食及体重减轻等,并且该疾病会对患者肾脏、心脏、血管及神经造成慢性损害,使其出现功能性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5-6]。健康教育是一种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疾病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和监测,对慢性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7]。

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过于传统,且流于形式化,无法起到针对性效果;而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以个性化和全程性为重点,能够确保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对糖尿病护理有显著效果[8]。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组间差异大,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相关知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使患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得到提升,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秀云.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5):133,142.
[2]邢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02-103.
[3]段荣华,徐晓燕,郁红,等.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3):39-42.
[4]Monacis L,Palo VD,Griffiths MD,et al.Explo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nline Addictions:the Role of Identity and Attach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Addiction,2017,15(4):853-868.
[5]周金,尤祥妹,卞月梅,等.个体化营养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8,17(9):86-87.
[6]熊海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80-181.
[7]Kla T,Yyy F,Chong K,et al.Individualized homeopathic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type II diabetic patients in Hong Kong-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Homeopathy the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Homeopathy,2017,106(2):79-86.
[8]马润红,李慧敏.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149-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