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2 09:3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DSA、CTA结果对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经血管造影证实,3例患者经CT核磁证实。6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Debakey I型,3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Debakey II型,2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Debakey I型,其诊断符合率为91.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并且可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早期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武小刚.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87+189.

0引言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ve aneurysm,ADA)是一较为少见的致命性疾病,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表现为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1]。超声心动图的作用在于主动脉夹层异常血流的检出、对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破口定位、主动脉瓣反流的定量分析[2]。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确诊率。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选择本院2018年收治的12例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5岁,伴有高血压病史有6例,糖尿病病史有4例,马凡综合征有4例。

1.2临床表现,见表1。

\

 
1.3仪器和设备。患者接受美国GE LOGI Q E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检查。CTA检查:美国GE公司Signa Excite HD型,血管造影采用“时间飞跃法”(TOF)、太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DSA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1250型DSA设备。

1.4观察指标。所有观察者入院后均进行体格检查和常规化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A、DSA检查,观察患者胸主动脉、升主动脉及改变主动脉弓部血流动力血,内膜破裂等情况,观察是否显示剥离内膜片、内膜片活动情况、区别真假腔血流。

1.5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使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辅助检查对ADA的检查结果,见表2。


\
 

2.2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发现Debakey I型6例(50%),Debakey II型3例(25%),Debakey III型2例(16.7%)。CTA和DSA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中的临床价值具有显著性。

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急剧,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脏器缺血症状,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3]。目前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可能与高血压、遗传性疾病马方综合征、主动脉壁长期受到高动力血压的刺激、胶原和弹性组织常发生囊样或坏死有关[4-5]。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升主动脉夹层分离具有重要意义,且易识别并发症。在检出主动脉夹层分离管壁双重回声之间的异常血流情况超声心动图具有显著效果,继而诊断对主动脉夹层的分型、破口定位及主动脉瓣反流。本研究中,无创伤性DSA可准确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分离,可见撕裂的内膜片,显示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和主要分支的灌注情况[6]。CTA能清楚显示内膜撕裂的位置和剥离的内膜片或血栓[7-11]。两者虽然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较为准确,但是不足点在于费用较高,操作复杂,难以进行急诊或早期快速精确的主动脉夹层位置以及内膜撕裂情况的判断。早期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诊断,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辅助作用,且具有快捷、无创、准确的特点。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对于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效果具有显著性,显示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秀云.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5):139-140.
[2]宁海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与CT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新疆医学,2016,46(06):730-731.
[3]李阳,马春燕,杨军.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合并主动脉根部夹层动脉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04):638.
[4]李莉.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127-128.
[5]唐超,唐炯,熊峰,等.急诊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1):24-25.
[6]马虹轩,朱丽.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12):956-957.
[7]唐立,李华,高海燕.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29):182+184.
[8]丁春贤,佟丽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6例超声心动图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4):155.
[9]比力克孜·阿巴克,阿依努尔·吐尔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0):95-96.
[10]何锦霞.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J].新疆医学,2009,39(06):79-80.
[11]张颖,王豫平,靳建华,等.主动脉夹层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07):1014-1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