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不同护理干预ICU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6:37: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14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列号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7例。以上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并进行肺部感染治疗,常规组配合ICU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模式对ICU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结果诱发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有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卫生意识较差,且缺乏无菌意识观念;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抵抗力减弱;切开气管破坏了机体的天然屏障导致误吸反流,进而易引发细菌感染。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5.71%(6/7)高于常规组57.14%(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可新.探究不同护理干预ICU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34,337.

0引言

重症监护室(ICU)科室的主要医治对象为危重病患者,对有呼吸障碍的患者需施以气管插管的措施辅助呼吸[1],对有呼吸功能丧失或喉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需施以气管切开手术来辅助呼吸,受原发病的作用[2],机体免疫功能变差,行气管切开术后,此侵袭性操作会破坏机体的天然屏障,进而引发患者肺部感染[3]。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4],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14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列号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7例。其中,男性患者为9例,女性患者为5例,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53.2±6.4)岁。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研究对象的在行气管切开术前肺部良好,无感染症状,排除其他气管功能严重障碍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并进行肺部感染治疗,常规组配合ICU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遵照医嘱对患者合理用药,监察患者的各项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拔出导管并配合医生紧急处理;研究组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①对ICU科室的护士、清洁工和实习生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科学的系统培训,学习行气管切开术并肺部感染的常见因素和病因等相关知识,着重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其护理意识,提高其专业能力[5]。②完善ICU科室的护理制度,照章办事,完善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操作,适时检测患者体征并进行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及时做好换药及清洁工作,确保操作中无菌、卫生,遵照医嘱,以不同的病菌培养施以不同的抗生素药物,应以细菌学为基础,加强敏感药物剂量、药性、包装、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识别,遵循早期、联合、足量、敏感的原则,杜绝用药不当。③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4次/天,定时对留置导管进行清洗及更新,做好消毒及清洁处理,防止堵塞。④完善探视制度,对探视人流及无关人员的流动严格把控,为患者塑造安静的治疗环境;做好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并做好隔离工作,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治疗空间;按照患者症状需求,对气道进行湿化处理;及时做好为患者吸痰的工作,工作时把握分寸,且不可反复刺激气管黏膜[6]。⑤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管理人员并担负监督责任,完善监督措施、流程及制度,做到“静”“净”“敬”,如:ICU室配备洗手消毒液,方便探视人员及护理人员做好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营养膳食,以自制饮食或肠内营养乳剂等为主,以胃管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少吃多餐,确保患者肠道通畅,发现肠道堵塞第一时间对其疏导[7]。⑥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误吸,进而诱发肺部感染。因此,加强患者体位的护理,术后鼻饲时可将床头抬高至30~45度,确保鼻饲管通至胃中,鼻饲量为200mL/次,2小时/次。鼻饲结束后,抬高鼻饲管,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10秒[8]。⑦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检查患者的痰量、痰性及粘稠度,痰多时,使用0.9%氯化钠的水溶液纱布覆盖气切套管,痰少时使用湿热交换过滤器,保持呼吸道湿化效果,防止吸入灰尘引发感染[9]。

1.3判定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疗效调查问卷,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体征、指标恢复正常,感染症状消失,为有效;患者临床体征、指标有所改善,感染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消失,为有效;患者临床相关体征、指标无明显变化,感染无变化或感染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危因素


诱发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有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包括:患者长期卧床;医护人员卫生意识较差,且缺乏无菌意识观念;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切开气管破坏了机体的天然屏障导致误吸反流,进而易引发细菌感染。

2.2护理效果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5.71%(6/7)高于常规组57.14%(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3讨论

总之,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周玉会.预见性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8,138(12):64.
[2]张瑞英.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的疗效研究[J].健康周刊,2017(18).
[3]陈瑶.ICU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87-288.
[4]张飞飞,陈春春,曹拂晓.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1):182-184.
[5]磨萍.重症监护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84+292.
[6]王亚丽.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59(10):173-174.
[7]陈静.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2):166-167.
[8]朱文,陶磊.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7,29(4):113-114.
[9]郭艳,朱银珍,王丽玉.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140-1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