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了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岐对于炎症性肠病血清炎性因子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分组软件将患者平均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血清炎性因子改善幅度较大,不良反应较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可大幅度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美沙拉嗪肠溶片;金双歧;炎症性肠病;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尤国莉.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岐对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242-243.
0引言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明确。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且易复发,经常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免疫抑制剂和氨基水杨酸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常见药物,但缺陷在于不良反应较多,且临床效果有限[1]。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治疗,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分组软件将患者平均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30-65岁,包括男36例,女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1-63岁,包括男35例,女25例。所有患者病程均为1.5-8年,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粘液脓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每次1g,每日用药3次。研究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其中,美沙拉嗪肠溶片的使用剂量、注意事项等与对照组无异,金双歧药物每次2粒,每日用药3次,总疗程为8周。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禁食海鲜、牛奶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加重病情。
1.3观察指标。第一,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活动性炎症,肠黏膜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肠粘膜出现轻微炎症反应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消失,肠粘膜炎症未发生改变,甚至有加重情况,为“无效”。第二,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进行检测,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对患者TNF-a、IL-17、IL-10、IL-8水平进行对比。第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具体包括恶心、皮疹、腹泻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对相关参数进行处理,同时行“t”和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6/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治疗后,其TNF-a、IL-17、IL-10、IL-8等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2.3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在经过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治疗后,出现恶心、皮疹反应的患者各1例,腹泻症状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经单一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后,出现恶心症状的患者共4例,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共6例,同时还出现2例皮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认为,炎症性肠病属于一种慢性的免疫性疾病,关联因素较多,具体如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等。
引发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因素在于,肠道中抗炎和促炎因子失衡,其中,IL和TNF-a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TNF-a、IL-17、IL-8等属于促炎因子,其可通过相关介质释放,从而使患者肠道出现一系列炎性反应,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IL-10属于抗炎因子,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阻碍炎性细胞因子在病灶内大量聚集。
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够对肠黏膜的白三烯释放产生抑制作用,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炎性因子,避免对肠道黏膜产生损伤。金双歧主要包括肠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强化肠粘膜的免疫应答反应,对肠胃内的微生物增殖产生抑制作用,预防有害物质滋生,因此具有良好的抗炎和肠道菌群失调调节作用[2-3]。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金双歧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6/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组患者的TNF-a、IL-17、IL-10、IL-8等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也凸显了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必要性,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很有帮助[4-5]。
综上所述,对于炎症性肠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相比于单一的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更加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TNF-a、IL-17、IL-10、IL-8等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晏廷亮,张帆,崔道林,等.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血清IL-6、TNF-α和IFN-γ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20):13-14.
[2]刘建华.美沙拉嗪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7):129-131.
[3]陈静,袁明勇,张雪莲,等.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应激蛋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6(12):57-61.
[4]王海燕,刘友伦.复方青黛胶囊配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膜炎疗效及对血清HSP70、GSH-Px、IL-23和SOD水平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9):1410-1412.
[5]笪荣峰,刘云华,江应平,等.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S2):143-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