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2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12),将未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0),对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和术后是否使用抗生素药物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脑室外引流>2 d,手术时间>4 h以及具有脑脊液漏属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12例,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颅外伤术后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医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治疗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洪宇.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18-119.
0引言
颅内感染属于颅脑外伤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原发疾病导致患者头部的微环境受到破坏,或者是侵入性操作,使头部再次受到病原菌的侵害,发生病理变化导致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等[1]。颅内感染一旦发生,便会使坏死的脑组织和脑脊液成为病原菌繁殖的培养基,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如何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医学上研究的热点之一[2]。本次研究以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2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颅内感染的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5.6±4.2)岁,将未发生颅内感染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5.7±4.5)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方法
对比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以及是否使用抗生素药物等相关资料。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药敏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患者脓肿穿刺导管持续引流术和脓肿切除术。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颅内感染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和术后是否使用抗生药物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脑室外引流>2 d,手术时间>4 h以及具有脑脊液漏情况属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2.3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1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好转,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有效率为100%。
3讨论
颅脑外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术后颅内感染为其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昏迷、呕吐,患者也可存在脑水肿、脑积水等情况,上述病症可相互影响,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的抵抗力,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3]。由于血脑屏障的因素,导致抗菌药物通过的难度较大,临床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故明确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意义重大[4]。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患者术前的GCS评分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经多因素分析,两组的关联性较小。提示颅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关,但与手术操作、患者的康复期治疗的关系更为密切。手术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手术视野暴露的时间增加,污染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同时由于患者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发生的几率,具有脑脊液漏情况的患者会导致颅内和外界形成一个通道,导致感染发生率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医师的操作水平,对于完成一期手术患者应尽量避免再次进行开颅手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质量,避免脑脊液漏发生[5]。部分患者在一期手术去除骨瓣清除血肿之后,由于颅内压力降低,已破损的血管会增加出血量,而其他小血管也会因丧失自主调节能力发生出血情况,故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6]。
脑脊液漏是导致患者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原因为病原菌沿脑脊液逆行导致颅内感染的发生,感染可导致颅内压增大,加重脑脊液漏的情况,二者相互影响延长漏液的时间,使得感染的几率增加,故降低颅内感染的有效措施为防止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的情况[7]。脑室外引流会导致脑组织和外界相连,从而为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引流时间越长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几率越高,属于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8]。该情况的发生与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操作具有一定的联系,注药冲洗操作不规范,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均会导致患者感染的风险增加,引流时间过长可发生引流不畅等情况,导致引流处发生细菌感染,从而增加感染的概率,故在对患者治疗期间,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9]。对于已经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脓肿穿刺抽脓术和脓肿切除术等,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颅内感染是因多种因素导致,其中手术时间、脑脊液漏以及脑室外引流属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应不断提高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若发现患者具有颅内感染的情况,应迅速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云龙,宋振声,孙传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102-104.
[2]曹磊,李储忠,桂松柏,等.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4):334-338.
[3]宋艳艳,吴春梅,闫俊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3):178-181.
[4]Chen F,Xu C,Zhang C.Effect of indwelling nasointestinal tube for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8,30(1):57.
[5]王广涛.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预估价值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11):1731-1733.
[6]高卫勤,段升强,范益民,等.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颅内感染关系的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9,31(7):437-441.
[7]Suwal S,Karki S,Mandal D,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in Dhulikhel Hospital[J].Kathmandu University Medical Journal,2017,15(57):70-73.
[8]秦宇芬,龚卫月,施顺孝,等.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12(2):117-121.
[9]王康,李雪元,闫东明.神经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评估[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42(5):385-3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