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分析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分别从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预防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三伏天卧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压疮出现。
关键词:三伏天;重症;压疮;预防及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婷婷.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99-300.
0引言
压疮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使其局部皮肤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造成局部的缺血、缺氧或营养不良,使得局部软组织发生溃烂或坏死。压疮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也明显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是目前医学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三伏天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容易造成排汗多,这个季节就比其他季节更可能会增加压疮的发生率,因此,如何做好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变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做好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现将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
1.1患者方面
1.1.1肥胖
肥胖患者皮脂腺排泄旺盛,汗腺分泌多,身体重量大,直接增加了受压部位的压力,更易导致压疮。
1.1.2高血糖
压疮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糖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血糖水平越高,压疮发生率就越高,压疮程度越严重[1]。
1.1.3营养不良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合并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造成的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退化、真皮变薄、肌肉萎缩、皮肤柔韧消失,对压力耐受能力减弱。
1.1.4年龄
老年人由于表皮细胞的生物氧化、能量代谢过程降低、皮肤松、干燥,也是压疮易发因素。
1.2季节原因
三伏天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容易造成排汗多,皮肤潮湿可使渗透性增加,而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研究表明,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
1.3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有专家研究证实压力是引起压疮的主要因素,并与压力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研究证明,9.33KP的压力持续超过2h,皮肤及皮下组织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引起压疮的发生。
1.4护理人员
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复杂,护理工作者一般将护理重点放于病人病情观察与协助医生的治疗,轻视了皮肤压疮导致的风险,缺少为病人皮肤的全面评估和无法尽早完成体位更换、皮肤清理等干预,也是导致病人出现压疮的原因。
2预防与护理
2.1全面评估患者
早期识别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2.1.1早评估
积极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在患者入院24h内,评估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2]。
2.1.2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活动能力、运动情况、精神状况、二便失禁情况、营养状况。
2.2合理的安排
做好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物品准备。
2.2.1人员安排
翻身时多人合作配合,防止托拉拽,损伤皮肤。
2.2.2根据患者病情,准备荞麦皮枕头,根据患者体位要求不同来调形状。
2.2.3电极片
电极片每周更换3次,防止长期不更换,皮肤潮湿导致破溃。
2.2.4湿性敷料
应用湿性敷料(安普贴)覆盖受压部位能有效的预防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备安普贴5-6张,患者骶尾、髋关节、足跟、脚、两旁的肋弓处都给予安普贴敷料保护[3]。
2.3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皮肤护理措施
2.3.1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把患者放到合适位置上避免受压。体位改变一般先侧卧(左侧或右侧)后平卧,侧卧时斜度为30°为宜,并用荞麦皮枕头或R型垫支撑这种体位,使患者始终避开骨隆突处受压,较好的分散压力,因此降低了皮肤破溃的风险。
2.3.2合理应用减轻压力装置
其中以气垫床最好,电动防褥疮气垫通过循环、间隔交替充放气的原理,不断改变患者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使局部皮肤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2.3.3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营养状况差,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压疮高危人群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保持正氮平衡,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4],维生素C及锌对伤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应适当补充,另外,水肿患者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
2.3.4保护皮肤
防止潮湿刺激,三伏天皮肤特点使皮肤更加潮湿,这个季节更要做好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保证床单的清洁干燥,无皱褶[5,6],及时彻底清洁皮肤,及时擦拭患者的汗液,翻身前更换好清洁的被服和衣物,若出现潮湿,应尽快更换。
2.4加强护理人员学习培训,组织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方法
让高年资和重症专科护士针对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皮肤护理,进行实施流程的制定,并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熟练掌握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7]。
2.5护理人员通过远程交流工具(微信、邮件、QQ等)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伤口换药
家属及患者每过3-5 d将伤口揭开敷料时和清洁后的图片发送给相关护理人员,并对伤口情况进行说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家属意见,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对患者饮食、睡眠、排泄、减压等方面进行干预。情况特殊的患者,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3讨论
压疮(Pressure Ulcer,PU)是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者摩擦力所导致的皮肤、肌肉以及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多发于骨隆突处。其是昏迷、截瘫、骨折等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压疮可增加患者痛苦、恐惧、焦虑等不良心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住院时间和费用,甚至可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是医护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但国外学者则认为压疮大部分可以预防。其认为当患者入院时局部组织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时,48 h内就有发生压疮的可能;而严重的负氮平衡恶液质患者,则因其软组织损耗严重,失去了基本的保护作用而极易发生压疮;神经科患者则由于对局部感知能力的丧失或营养、循环情况不佳,也极易发生压疮。在临床工作中,要针对三伏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重症卧床患者皮肤特点,做到早评估、早准备、早落实,认真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加强皮肤的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预防方案,严格按要求执行,以降低三伏天重症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8]。
总之,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技术较为复杂,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
参考文献
[1]徐明兰.压疮的预防护理进展[J].中国明康医学,2012,24(4):473.[2]祁俊娟.压疮的护理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8,6(10):1076-1077.[3]刘艳春.压疮的预防护理现状[J].天津护理,2011,19(6):365.
[4]李霞.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768.
[5]艾永宁,王丽华.预见性护理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皮肤损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395-13396.
[6]周梅英.压疮的防治及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483-483.
[7]杨张萍.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92-193.
[8]王小梅,陈艳.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0(37):238-238.
[9]胡炜,周进.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2):75-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