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给予普拉洛芬治疗,B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C组给予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长度、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A组和B组改善效果无明显差异,C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和B组;根据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80.8%,B组为84.6%,C组为96.2%;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提高泪膜稳定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拉洛芬;玻璃酸钠;白内障;干眼症
本文引用格式:张广明.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47,151.
0引言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干眼症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2],主要临床症状有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严重者会出现眼睛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3]。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造成眼角结膜病变,最终影响视力。为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现将来我院诊治的7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诊治的7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均有明确的白内障手术史,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4],排除了患有角膜炎、葡萄眼膜炎以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其他眼病者、伴有全身性疾病者、伴有系统性疾病者、有药物过敏史者、糖尿病者以及甲状腺疾病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43~72岁,平均年龄61岁。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给予普拉洛芬治疗;B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C组给予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
1.2治疗方法
(1)A组:给予普拉洛芬治疗,即普拉洛芬滴眼液,3次/d,1~2滴/次;(2)B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即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1~2滴/次;(3)C组:给予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即普拉洛芬滴眼液,3次/d,1~2滴/次,同时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1~2滴/次。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眼干、视物模糊、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完全消失,裂隙灯检查显示正常,Schirmer滤纸湿长>1.0 cm;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眼干、视物模糊、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基本消失,裂隙灯检查显示病情有显著改善,Schirmer滤纸湿长为0.5~1.0 cm;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眼干、视物模糊、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有了明显改善,裂隙灯检查显示病情有好转,Sehirmer滤纸湿长<0.5 cm;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眼干、视物模糊、烧灼感、异物感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裂隙灯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长度、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A组和B组改善效果无明显差异,C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和B组(见表1);根据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80.8%,B组为84.6%,C组为96.2%(见表2);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白内障是由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6]。白内障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且发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7]。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措施为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及视野清晰度。但是,由于术中极易对患者的角膜和结膜细胞造成伤害,使角膜的黏蛋白分泌减少,以至于黏蛋白的上皮粘附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到泪膜的稳定性,导致了干眼症的发生[8]。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因素主要有:(1)术前所使用的消炎类滴眼液对眼部会造成的一定刺激,破坏了眼表上皮细胞的功能,长时间地滴入滴眼液,其所具有的药物毒性作用会损伤泪膜;(2)手术时所应用的表面麻醉药物可刺激眼部,使得麻醉药物本身的毒性损伤泪膜;(3)白内障手术过程会对眼表造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使用超声乳化能量会对眼表造成的一定的热损伤,术中使用灌注液时会对眼表造成化学损伤,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在眼内会产生异物反应,残存的晶状体上皮会刺激泪膜等等,这些手术操作均会影响到泪膜的稳定性,并激发眼部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4)白内障术后的不规范用药,即术后不规律用药或长时间用药,眼表微环境被破坏,使得滴眼液中的防腐剂成分氯苄烷铵有足够的时间跟适当的环境破坏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上皮细胞微绒毛,诱发眼表细胞出现凋亡和坏死,细胞有丝分裂被抑制,降低了眼表的修复和防御能力,从而影响泪膜的稳定性;(5)白内障的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各器官功能降低,其中包括泪腺功能的降低,术后泪液的质和量极易发生改变。
由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一旦发生,应及时给予有效地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干眼症的治疗是以眼部保水、修复泪膜损伤以及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普拉洛芬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又称透明质酸钠,是一种高分子的多糖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塑性、良好的黏弹性及良好的保水性等特点。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生物学特性类似于泪液,具有良好的润滑和保湿作用,滴入后可均匀地分布于眼球表面,并形成交错的网状结构,即在角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起到润滑眼表面、稳定泪膜、缓解患眼的干涩或(及)异物感等刺激症状,减轻眼组织摩擦等作用;除此之外,玻璃酸钠滴眼液还具有促进角膜修复、抗炎及缓解畏光症状的作用,滴入后可促进角膜细胞的再生,加速角膜创伤愈合,缓解药物的刺激,保证角膜细胞氧的正常代谢,有助于改善患眼的内环境及改善视觉功能。
普拉洛芬是一种具有三环结构的丙酸类化合物,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它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阻断花生四烯酸产生前列腺素,从而抑制眼部的炎症;临床实践表明,普拉洛芬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两者联合应用,能够相得益彰,更有效地发挥疗效。
综上所述,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提高泪膜稳定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璟.典必殊、普拉洛芬及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药前沿,2018,22(12):138-139.
[2]熊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86-87.
[3]王丹.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心理医生,2018,24(31):155-156.
[4]白杨.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12(5):24-25.
[5]彭小凡.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用对眼科术后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6,13(2):436-437.
[6]高巍,董宇晨,张凤,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528-1530.
[7]张纪.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J].医药前沿,2018,8(3):121-122.
[8]徐一帆.不同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比较[J].心理医生,2017,23(5):149-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