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血液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对象,予以患者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结果药物治疗干预后患者临床疾病转归较好。结论在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可有效促使疾病转归。
关键词:硼替佐米;化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邓银芬,袁红建.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168-170.
0引言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为单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疾病,好发于老年人,临床治疗的难度较大,近年来由于新药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应用,MM患者的缓解率得到提高,生存期得以延长,但是疾病尚无治愈的可能性,多会由于药物耐受情况导致复发,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探究适配、高效、安全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随着临床药理学不断发展,临床药物制剂不断增加,可供选择的化疗辅助药物增多,硼替佐米为蛋白酶体抑制剂,临床药物探究中显示,硼替佐米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积极导向,辅助化疗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化疗质量。提升缓解率,利于疾病转归[2]。我院为了探究最佳适配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方案,特采用硼替佐米联合使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等药物,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统计学比对,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血液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66岁;根据疾病病理类型分类:18例患者为IgG型,14例患者为IgA型,6例患者为IgD型,2例患者为轻链型;6例患者为IA期,26例患者为ⅢA期,8例患者为ⅢB期;其中32例患者为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例患者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难治性患者为既往接受常规化疗治疗未达到显著疗效的患者。
1.2方法。可评估的患者为接受包含硼替佐米的两药或三药联合方案,以4周为一个疗程,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两药方案具体为:在治疗的第1、4、8、11天予以1.3 mg·m-2·d-1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第1-2、4-5、8-9、11-12天予以20 mg地塞米松静滴,三药方案则在治疗的第1-4天连用10 mg/d的吡喃阿霉素或200-300 mg·m-2·d-1的环磷酰胺静脉滴注。合并用药:双磷酸盐预防或治疗骨病,阿昔洛韦预防疱疹病毒感染。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硼替佐米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2级剂量则改为每周1次皮下注射。
1.3评价标准
(1)研究根据骨髓细胞学、肝肾功能、血常规、免疫球蛋白、电解质、尿蛋白、蛋白电泳、24h尿轻链测定及免疫固定电泳检验等结果,并结合临床骨髓瘤医学会质量的疗效依据,分为完全缓解(CR)、大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恶化(PD)等5种指标[3]。
(2)研究根据患者初始用药到停止用药后30d时间内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癌症医学会制定的不良事件指标,界定药物使用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表达用(%),组间比对采用样本χ2,借助Kaplan Meier法进行方案统计,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40例患者在接受2~6个疗程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共15例,约占比37.5%,大部分缓解患者共10例,约占比25%,部分缓解患者共5例,约占比12.5%,疾病稳定患者共8例,约占比20%,疾病恶化患者共1例,约占比2.5%。总反应率77.5%,中位起效时间为2个疗程。
2.240例患者硼替佐米初始剂量为1.3 mg/m2,1例患者因2级周围神经炎改为每周1次皮下注射,1例患者因自身原因要求改为每周1次皮下注射;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为反复感染、全血细胞减少放弃治疗,40例患者中7例患者继发血细胞减少,2例患者继发肺部感染,6例患者表现为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无IV度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硼替佐米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为可逆性蛋白酶抑制剂,药物可有效与蛋白酶体进行结合,刺激其活化位点,有效阻断蛋白酶体的降解[4]。硼替佐米于多发性骨髓瘤应用中,可通过抑制NF-κB抑制性受体的自发性降解,抑制其活化功能,进而影响NF-κB抑制性受体于骨髓瘤中介导的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转录,主要因素包IL-6、TNF-α、VCAM、ICAM及E-选择素。临床体外研究显示,于骨髓瘤Ⅰ期及Ⅱ期病理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研究显示硼替佐米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具有良好导向[5]。
临床研究显示,硼替佐米单独用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获得40%左右的缓解率,而硼替佐米联合化疗药物,例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应用中可获得62%左右的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6]。本研究中40例患者在接受2~6个疗程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共15例,约占比37.5%,大部分缓解患者共10例,约占比25%,部分缓解患者共5例,约占比12.5%,疾病稳定患者共8例,约占比20%,疾病恶化患者共1例,约占比2.5%。其中复发难治患者8例,有2例治疗后获得CR,5例治疗后疾病稳定,1例治疗后疾病恶化,获得CR的2例患者在复发前使用VAD方案化疗,其余6例患者在复发前均使用多疗程含硼替佐米的方案化疗。相关数据提示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的MM患者临床效果显著,PAD组和PCD组间总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小,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使MM患者获益,对于使用含硼替佐米方案化疗后复发的患者再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诱导化疗效果不佳,可选择免疫调节药物来那度胺或其他新药治疗。
参考文献
[1]梁赜隐,任汉云,岑溪南等.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3):225-230.
[2]黄文阳,邹德慧,刘薇等.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1q21扩增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39(6):496-500.
[3]陈小青,林凡莉,侯文慧等.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骨髓瘤骨病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9,59(5):74-77.
[4]马亚男,孙中伟,王顺业等.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10):52-53.
[5]童勇,孙志强,朱华民等.硼替佐米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病人IL-6、CRP和β2-MG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10):966-969.
[6]丁倩,曹隽,肖仕珊等.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17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3,37(6):521-5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