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7 09:05: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学上对不孕者的定义表示为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拥有正常性生活,且同居两年未正常受孕的女性患者。大量临床实验表明,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心理问题也占较大比重。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不孕者家庭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的调查,给予不孕者特殊的心理护理,帮助不孕患者客观认识不孕原因,提高受孕率。

关键词:女性;不孕症;心理护理;受孕率

本文引用格式:陈爱丽.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78-279.

0引言

不孕症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女性人群的心理影响较大。而心理问题又会反作用于不孕症的发病,不良的心理会增加该病的发生率。本文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不孕不育病人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帮助不孕患者正确地认识不孕的原因,提高受孕率。

\

 
1不孕不育病人特殊心理状态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种特殊女性疾病,不孕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由于患者生殖能力方面的缺陷,常常使患者陷入苦恼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不孕症极易对患者家庭和谐度造成巨大冲击,严重时可造成夫妻情感破裂,给家庭稳定带来不利因素。

1.1传统文化带来的压力

作为一个重视家庭传承的民族,我国对传宗接代有着极为浓烈的执念,甚至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思想。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孕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常常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排斥,甚至面临着冷暴力威胁。

1.2婚姻带来的压力

据中国健康网调查报道,我国约有80%的人认为,只有拥有孩子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尤其是在婚后生活中,夫妻情感的平淡化,使得孩子被作为一种家庭关系的调和剂,对婚后生活和谐度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夫妻婚后发现自己患有不孕症后,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萌生悲观、抑郁、绝望等心理情绪,使家庭关系出现巨大伤痕。

1.3疾病本身带来的压力

临床证实,造成不孕症的病因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既有内分泌、生殖器病变等生理因素,也有精神、思想观念等心理因素。因此,在治疗不孕症过程中,由于病因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患者虽然到处求医,长期住院治疗,但是却疗效甚微。在这种背景下,导致许多患者身心疲惫,心灰意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不孕不育病人的心理特点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大量案例证实,不孕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她们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存在紧密关联。农民阶层由于接受的教育时间相对较短,受到传统生育观的巨大影响,使得不孕夫妇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加严重。

3不孕不育病人的心理特点

3.1情绪与精神方面


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功能,受孕对于夫妻而言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大部分男女结婚后,最常讨论的话题,以及优先考虑的问题,便是生儿育女。因此,在她们殷切期望中,一旦被诊断为不孕患者,她们的婚后计划便会瞬间崩塌。特别是接受长期治疗依然无法恢复生育功能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当不孕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突变,萌生孤单、抑郁、自责、绝望等负面情绪[1,2]。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不孕女性患者,都患有神经质和过于内向的性格缺陷,不愿意与人交流。而神经质越突出,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也愈加明显。同时,不孕女性患者的情绪极为敏感,对亲属的依赖性更强,常常表现出臆想症行为,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这种心理情绪障碍以及无法治愈的医学障碍,使得不孕女性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亟需得到疏解和改善。

3.2婚姻满意度及配偶支持方面

部分不孕患者表示,对于夫妻关系而言,以及家庭幸福指数而言,不孕不育症是一剂毒药。它会使夫妻感情产生裂痕,使得夫妻之间相互抱怨,严重时甚至造成夫妻之间性冷淡。因此,对于不孕患者而言,她们更需要家庭的鼓励和丈夫的呵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确诊为不孕不育症患者后,患者常常会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如若此时配偶不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便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家庭矛盾进一步加剧[3]。

4不孕不育病人的心理护理

4.1发挥支持系统作用


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时,相关医护人员一方面要清楚地认识到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不育症的病因,另一方面要充分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通过营造温馨、友好、耐心的治疗环境,达到治愈患者的目的。在治疗患者时,医护人员要认识到不孕症患者精神情绪与心理压力对患者生殖功能的影响。当患者出现精神情绪改变时,患者的催乳素、肾上腺素、内啡肽等生理激素也会同步发生改变。心理变化导致生理激素的分泌异常,又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殖能力,从而导致患者不孕不育[4]。因此,在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时,必须充分发挥出支持系统的作用,基于温馨、友好治疗环境的基础上,鼓励不孕患者丈夫参与到治疗过程中。通过丈夫对不孕患者的鼓励和理解,调整患者心态,疏解心理压力,改善夫妻关系,提高受孕率。

4.2提供适当的发泄机会

当女性患者被确诊为不孕后,通常会产生焦虑、悲观、怨恨等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合理发泄,便会长期积累下来,产生病变。因此,在对不孕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时,医护人员要提供合理的情绪发泄途径,帮助患者从不孕阴影中走出来,树立积极的心态。在具体操作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耐心倾听不孕患者的无奈和悲伤,让她们将心中积郁的情绪发泄出来,再引导她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正面情绪[5,6]。

4.3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

为提高不孕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加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先进辅助生殖技术的学习。通过灵活运用科学的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同病因的患者量身设计对应的治疗方法,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节约患者的治疗时间。

4.4缓解紧张情绪

通常情况下,不孕患者所承受的压力较大,甚至长期处于紧张情绪中。因此,在为她们提供心理护理时,一方面要耐心与她们交谈,疏解她们心理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要鼓励她们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转移对不孕症的过度注意,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自然受孕率。

4.5现身说法

提高不孕症患者治疗信心的最好方法,便是通过现身说法让她们接受成功治愈的案例。当条件允许时,还可以邀请受孕成功的不孕患者来医院开设讲座,讲授治疗心得,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7]。

4.6开展健康教育

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因此,医护人员除了教患者客观认识自身疾病外,还应当详细对她们介绍治疗技术和方案、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方法等医学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的参与性,达到治愈目的[8,9]。

综上所述,对于不孕症的患者应分析好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掌握好该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让患者能够在客观上认识不孕的原因,从而接受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受孕率。

\

 
参考文献

[1]刘滢.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26):284-285.
[2]万文晋.刍议心理干预对腹腔镜诊疗方法治疗不孕症患者的影响与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6,29(16):126-127.
[3]周一帆,董熙远,王睿,等.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5):1030-1033.
[4]秦明芳.心理护理干预不孕症患者的系统评价[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2):147-151.
[5]马彩莲,刘霞,高金保,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179-180.
[6]韩颖.不孕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给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6):181-181.
[7]田琳,毕媛.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J].母婴世界,2015,15(19):89-90.
[8]吴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174.
[9]徐丽莎.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研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6(10):177-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