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7年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诱因:10例(20%)为屏气(如举重、排便),22例(44%)为严重咳嗽呼吸道感染,4例(8%)为情绪异常波动,14例(28%)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加重41例,坐立不安3例,咳嗽易激6例,胸痛2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呼吸困难加重,应注意气管移位和单侧呼吸消音。应尽早检查胸部X光片,及时确诊气胸。为了减少死亡人数,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尽可能早的疲劳来缓解病人的病情。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刘述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50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74-75.
0引言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气胸是指常规检查中没有明显的气胸症状,继发性气胸是各种肺部疾病的继发性,如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一般不难诊断。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病的诊断往往比较困难,且发病迅速,极易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另外,老年患者肺功能较差,加上纵隔振荡和心回血量减少,极易导致心肺衰竭,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它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疾病[1]。肺部疾病不是临床上的单一疾病,这是一些慢性肺病发展的最终结果。肺组织弹性降低,肺泡体积增大。同时具有起病隐匿、发育缓慢、病程长等特点,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痰中偶尔出血、进行性呼吸困难、气喘、气短,甚至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易发生自发性气胸,这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发作时肺组织破裂,其内脏呈斜坡状,导致气体进入和自发性气胸。一旦发生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在短时间内呼吸困难。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尤为重要。为探讨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针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至2018年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2-76岁。气胸类型:闭合性气胸32例,张力性气胸9例,开放性气胸9例;双侧气胸4例,单发左侧26例,单发右侧20例;肺压50%以上16例,20-50%,28例,20-50%,3例,20%以下3例;基础病:慢性支气管炎2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哮喘5例。所有患者均出现突然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胸痛、紫绀、咳嗽和呼吸短促。x线或CT诊断44例,胸膜穿刺诊断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患者年龄、性别及其他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其中23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19例患者行胸腔穿刺减压,8例患者在绝对卧床休息后行闭合性气胸合并肺复张。观察患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基本疾病、气胸类型、肺压迫及发病诱因,进行综合症状治疗。①及时给患者吸氧,氧气流速维持在3 L/min。②单侧气胸含气量大于15%时,对患者气胸进行抽吸治疗。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明显,病情进展过快,可进行胸腔穿刺抽吸治疗。③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引流严重。此时对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取胸腔穿刺液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耐药性检测,给患者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管畅通,每天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流动,引导患者适当的体位,以便于引流顺畅。④提取40 mL+50%葡萄糖溶液,注入胸腔。患者的血液也可以在不进行抗凝治疗的情况下注入胸腔。但术后易出现发热、胸痛、胸腔积液等并发症。⑤综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休息,在耐力范围内稍作锻炼[3]。同时,根据临床症状,给予患者止痛、解痉、吸氧等治疗,以纠正水、酸碱、电解质紊乱。
1.3统计学分析。治疗后,如果患者的压缩肺完全恢复,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将是有效的;如果患者的压缩肺明显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将是有效的;如果患者的抢救无效,将是无效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等于(有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和Excel表格统计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代表。
2结果
发病诱因:屏气用力(如举重物、用力排便等)10例(20%),呼吸道感染且伴有严重咳嗽患者22例(44%),情绪出现异常波动患者4例(8%),未发现明显诱因14例(28%)。临床表现:39例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加重,烦躁不安患者3例,具有刺激性咳嗽患者6例,有胸痛现象患者2例。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肺泡压持续时间长、肺泡毛细血管血供减少、肺营养受损,易发生自发性气胸,从而削弱了肺泡的弹性和压力耐受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①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男性人群中。②严重咳嗽的呼吸道感染是易感因素。③呼吸困难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胸痛发生较少。这是由于该病病程长,肺功能差,老年患者的潜在病变严重。长期疼痛能使患者更好地忍受疼痛或反应缓慢,即使轻微的肺压迫也会使代偿性肺功能丧失代偿性,导致肺功能进一步恶化。④并发症和原发性疾病往往掩盖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喘息和呼吸困难。当这些疾病严重时,往往被误认为是酸碱失衡、心功能不全、哮喘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当肺压超过30%时,除一般治疗外,应尽快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减压,以减轻或预防疾病的发展。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受不同类型的影响:肺气肿合并气胸是三种类型中最常见的。其症状严重,病程发展迅速。需要立即关闭胸腔引流和排气以减轻症状,支气管气胸发生率低,症状轻,通常采用胸腔穿刺或保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自发性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加剧。如探视过程中发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经相关治疗仍未能取得良好效果,应怀疑自发性气胸,并注意是否有气管移位和单侧呼吸音减弱,应尽快检查胸部X光片。有可能,应及时明确气胸的诊断。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素质差,病情变化迅速。应采取综合措施,尽早缓解患者病情,减少死亡人数。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征是细支气管从心室到肺末异常持续扩张,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无明显纤维化。肺泡壁变薄,最终形成大泡,由呼吸道感染、严重咳嗽、呼吸困难或大便引起。由于基础肺病的明显表现,气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被掩盖。大多数患者仅在原有咳嗽、胸闷和呼吸短促的基础上出现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是:快速排气减压,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在进行抗感染和症状支持治疗的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和咳痰,并用抗痉挛和平喘药扩张气道,以缓解气道痉挛。同时,应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持续排出胸腔内的空气,以促进肺再扩张和必要时持续负压吸引。然而,简单的胸部穿刺和抽吸疗法更有可能复发。因此,如果治疗无效,多次发生气胸,应尽快对能耐受肺功能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有报道通过胸腔镜喷洒滑石粉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4]。
4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症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目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发性气胸的研究越来越多。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但仍有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尤其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确诊后应积极治疗,否则,由于基础肺功能差,持续感染,易并发败血症性休克、纵隔肺气肿,甚至呼吸衰竭。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其防治,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王秋实,王导新.MFG-E8参与细胞凋亡机制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9,48(13):2289-2291+2296.
[2]李常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17+22.
[3]李友林,郭亚红,倪健,等.阻塞性肺气肿的首诊症状与鉴别诊断[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06):423-424.
[4]陶仲为.自发性气胸诊治的五个问题[J].临床肺科杂志,2004(03):205-2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