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6 09:37: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30)与研究组(n=130),对照组中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与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更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相比对照组较少,但两组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用药效果明显,且可控制不良反应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老年;急性脑梗死;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周斐昊.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17-118.

0引言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指患者脑血供突然中断致使脑组织坏死,在临床中以头痛、眩晕、耳鸣为主要症状[1];而动脉粥样硬化作为诱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局部炎性反应也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在临床中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中多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脑缺血后的炎性反应为治疗原则[2]。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其能够控制患者脑梗死面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在本次研究中,则针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做出讨论。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中男性70例,女性60例,年龄45~70岁,平均(57.5±12.5)岁,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中男性68例,女性62例,年龄46~69岁,平均(57.5±11.5)岁,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和家属皆知情同意,两组间性别、年龄等临床一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中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口服,1次/d,联合阿托伐他汀(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10 mg口服治疗,1次/d。

研究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75 mg口服,1次/d,并联合阿托伐他汀(同对照组)治疗;两组间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3]。

1.3判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纠正90%及以上,且无后遗症,即为优;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部分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纠正46%~90%或病残3级以下,即为良;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纠正18%~45%,即为可;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无改善,且神经功能缺损纠正18%以下,即为差;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0%[4]。

②比较组间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与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轻度皮疹、胃肠道反应及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统计两组间数据,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治疗后总优良率为77.7%,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组间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与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分析两组观察数据,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均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征,多发病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肥胖等群体;有相关研究中表明,在长期的血脂异常情况下,炎性因子会参与介导炎性反应,从而致使血管内皮被破坏,最终形成粥样斑块[5];因而在治疗中通过调控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因子可有效防治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与竞争性抑制剂,它具有降血脂作用,在用于临床治疗中可降低患者血清中胆固醇,并提高高密度蛋白,进而促进纤溶酶合成,使血小板中胆固醇含量改变,最终达到改善患者血小板流动性,并控制其聚集的作用[6]。而阿司匹林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有积极作用,因而多被用于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防治疗中。氯吡格雷是ADP受体拮抗剂,可对血小板膜ADP受体起到拮抗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与血小板因子释放,并激活血小板中腺苷酸环化酶,进而达到抗凝与预防脑梗死复发、粥样斑块形成的良好效用[7-8];若将其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治疗,则能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从根本上控制梗死面积,降低缺血事件发生。在本次讨论中,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差异不大,用药较为安全,且临床治疗总优良率则更高于对照组,其干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安全,可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玉华.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9):3969-3971.
[2]张晓艳,沈建昀,张生,等.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1):26-29.
[3]Liu Z,Hao H,Yin C,et al.Therapeutic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and ezetimibe compared with double-dose atorvastatin in very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Oncotarget,2017,8(25):41582-41589.
[4]马志刚,闫立荣,唐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hs-CRP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398-402.
[5]Zocca P,Van LDH,Kok MM,et al.Clopidogrel or ticagrelor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treated with newer-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s:CHANGE DAPT[J].Eurointervention,2017,13(10):1168-1176.
[6]尹林玉.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838-839.
[7]张辉,白亦冰.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0):2817-2818.
[8]李爽,陈娟,刘科,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7):807-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