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4 15:13: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采集我院冠心病患者310例,并且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冠状动脉狭窄检查结果,分析狭窄诊断准确性。结果开源ct检查有270段显示为病变,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241段显示为病变。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检查中,采用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检查效果,可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诊断,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

本文引用格式:龚利辉,龚绍辉.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57-158.

0引言

冠心病作为医疗心内科中常见疾病类型,其主要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导致的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同时临床上还可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冠状动脉造影(CTA)属于冠心病临床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检查准确性很高,在很长时间以来均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仅会对受检者造成一定创伤,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开始得到更多关注[2]。本研究对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采集我院冠心病患者310例,其男性206例,女性104例;年龄48~77岁,平均(57.33±5.26)岁。研究排除标准:①甲状腺功能亢进;②对检查相关对比剂过敏;③合并有严重心肾疾病。研究纳入标准:①对研究知情,并且为自愿参与;②签署过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冠状动脉造影与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其中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为:使用开源CT扫描机进行检查,首先使所有接受检查的患者于检查前5 min,口服47.5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烟台巨先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5),待患者平卧后对其气管至膈下处进行扫描,随后再于患者肘部静脉位置注射碘普罗胺(德国拜耳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57),根据实际情况注射50~80 mL,注射完成后行增强扫描。本次扫描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 kV;电流范围为380~430 mAs;螺距为0.2~0.5 mm;间距为0.5 mm;重组层厚为0.75 mm。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具体方法为:使患者呈平卧位,待消毒巾铺垫后,即可使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03),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后,即可以右侧股动脉处进行穿刺处理,待置入导管鞘后即可注入适量肝素进行抗凝作用,随后通过插入的造影导管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评判标准,以冠脉分为15段,对各段分别进行影像学检查,对冠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可通过目测直径法,并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应分类,可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其中血管狭窄程度低于50%即为轻度狭窄;血管狭窄程度50%~75%即为中度狭窄;血管狭窄程度超过或等于75%即为重度狭窄;血管狭窄程度为100%即为闭塞。

2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总共1425段检查中,开源CT检查有270段显示为病变,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有51段、73段、88段、58段,显示正常为1155段;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241段显示为病变,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有48段、68段、81段、44段,显示正常为1184段;在一致性统计中,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有42段、59段、72段、29段,显示正常为1120段,如表1。


\
 

3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由于其局限性较大,因此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已开始部分取代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开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优势明显,不仅其扫描速度较冠状动脉造影更快,同时其成像质量及精确性更高,同时该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及低辐射的优点,因此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4]。

通过研究发现,在总共1425段检查中,开源CT检查有270段显示为病变,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有51段、73段、88段、58段,显示正常为1155段;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241段显示为病变,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有48段、68段、81段、44段,显示正常为1184段;在一致性统计中,其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有42段、59段、72段、29段,显示正常为1120段。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检查中,采用开源CT

冠状动脉造影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检查效果,可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诊断,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玉辉,张惠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心外膜脂肪及心周脂肪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中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45-48.
[2]罗焕,高律萍,朱友义,等.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及造影在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对比[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0):2017-2019.
[3]王有超.双源CT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7):114-115.
[4]任燕,吴军,钱伟伟,等.双源CT造影检查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7,29(1):18-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